受污染的食物通過冷鏈傳播病毒繼續成為世界焦點,Covid-19的傳播是否會長期傷害到這個萬億冷鏈市場?引起了市場注意。根據國際食品法典委員會(世衛組織)的高級食品標準官員莎拉·卡希爾表示,目前所看到的情況是,這種病毒可以在外界存活幾天,這取決于環境。
中國+新西蘭:來自冷鏈的病毒傳播
根據報道,我國多次在包裝和食品上發現病原體的蹤跡,“令人擔心”的進口食物,前段時間北京和大連的病毒死灰復燃。目前,我國一些主要城市開始禁止從“冠狀病毒熱點地區”進口冷凍肉,這也是我國自6月份開始檢測食品以來采取最最嚴厲的行動。
冷藏設施和肉類加工廠是病毒傳播的理想環境,因為病原體在寒冷干燥的環境中繁衍生息。但目前還沒有具體證據表明這種病毒可以通過食物傳播,目前有許多專家們懷疑它是否是一個重大威脅。根據香港大學流行病和生物統計主任Benjamin Cowling的說法,病毒通常可以在冷凍狀態下存活,因此,理論上說,傳染病有可能蔓延開來。但實際上,發生這種情況的風險非常低,因為需要涉及到“很多步驟”。病毒必須在食物冷凍到解凍的整個過程中都持續存活,之后它還必須傳播某人的手上,再進入他們的鼻子或嘴,在此期間保持存活狀態。中國頂級呼吸道疾病專家鐘南山為北京提供Covid-19應對措施的顧問,他表示從進口冷凍食品中檢測出這種病毒是相對罕見的,不應將此夸張化。
為保障人民利益,我國目前正在采取最嚴格的預防措施。前段時間,深圳政府從巴西進口雞翅表面樣本上發現病毒后,中國南方沿海城市開啟了嚴格管制措施。例如,廣州冷鏈協會下令所有成員公司暫停從冠狀病毒疫區進口冷凍肉和海鮮。香港也暫停了工廠的進口。但由于我國對食物來源的有一定的進口依賴,并沒有因此在全國范圍內對進口肉類采取同樣嚴格的行動。
而近期新西蘭發現的“新管病毒西瓜”,政府指出可能與一家冷藏工廠有關,因為第一個檢測呈陽性的人在奧克蘭Americold設施工作。不過,新西蘭新西蘭衛生部總干事阿什利·布盧姆菲爾德表示,根據環境測試的初步結果推翻了傳播途徑是通過來自冷鏈表面接觸傳染可能性的理論。他說:“根據報告細節,現在看來很清楚,調查中排除了這種可能性。”
疫情推動英國冷鏈變革
在英國,冷鏈在農場、加工商和制造商之間儲存和運送新鮮和冷凍食品到商店、餐館、學校、醫院和家庭的關鍵環節。它保證食品安全,也最大限度地減少浪費,在整個食品供應鏈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在Covid大流行期間,英國的食品和飲料行業的一些部門進入“冬眠期”,在本次疫情的極端的情況下,冷藏和溫控配送業務已經經歷了重大變革。
英國政府推遲支付增值稅的決定和Coronavirus的崗位保留計劃幫助了許多冷鏈企業,但企業仍然面臨著現金流中斷、對壞賬的擔憂和快速改變經營方式的困難,以及在這種快速變化中管理上以及運營上的需要,各種不可預測的情況。食品供應鏈必須計劃好擴大抑制措施的可能性,甚至是第二波疫情到來,并隨時準備好隨著事態發展迅速作出反應。根據事態發展,英國冷鏈企業必須持續未來幾個月訂單做預期的準備。確定預計需求減少的地方,以及冷藏和冷凍食品儲存和運輸的新客戶訂單可能來自何處,整個冷鏈行業正在發生重大變化。
經歷了本次疫情,冷鏈行業收到了打擊也發生了變化,相信世界最終會回到疫情前的文化和態度。在整個疫情期間,冷鏈已經證明了它的勇氣,或許這次疫情對冷鏈來說將會因禍得福,冷鏈安全性將得到大大提升,供應鏈反應能力也將被完全改造,社會需求對冷鏈業的改造也將形成新的結構。2020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世界冷鏈都將進入新一輪高速發展期。
編輯:孫繼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