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東風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改革報道
成立三大總部,科級機構由267個壓減至180個、壓減幅度33%,中層管理人員由333人優化至241人、優化幅度28%,機關科級干部全部去行政化............近一年來,以市場為導向、以客戶為中心,東風汽車股份積極構建精簡、專業、高效、扁平化的組織體系,推動形成“業務專業集聚化、管理扁平化、資源配置市場化”的發展格局。

■圖片說明:2021年9月28日,東風汽車股份總經理李軍智做公司組織體系變革工作報告。
組織變革 全面提升作戰能力
一場徹底的組織體系變革,全方位提升了東風汽車股份組織的作戰能力——
制造陣地的整合,重點解決了陣地分散的問題,形成了強大的“拳頭”效應。以訂單管理部成立為例,整合后客戶訂單交付能力有了質的提升。
營銷資源的整合,實現從分兵突圍到“集團”作戰。營銷總部統一營銷窗口,包括輕卡、小卡、VAN車、專用車、行業客戶等五大軍團,全力打造鏈接客戶的敏捷化組織。
商企、研發的整合,組成一個高效協作、高效運行的整體,積極應對市場。商研總部統管商品研發院和商品企劃部,按開發軸、業務軸、資源軸劃分商研職能,建立以市場洞察、商品企劃、成本管理、項目管理等為主要職能的商品企劃部,加強商品規劃能力。
整合投資委員會職能,以更積極的形態擁抱輕卡新時代。東風汽車股份梳理各委員會職責,將原有13個委員會整合為10個委員會,打造更敏捷、反應更快的平臺化組織,應對快速變動的市場競爭。
推動財務系統向戰略型財務轉型,建立更高效的人事體系,推進采購管理體系專業化、通用化及標準化,使組織更加精細化、扁平化,東風汽車股份還對人事、財務、采購等三大系統進行了改革。
財務、采購實行集中管理,人事由二級人事變成一級人事,三大系統全部實行集中穿透式管理。同時,增強“管理+服務”意識,轉變業務部門和機關職能部門的單一定位。
人事改革 把人用好把人用活
人事制度改革始終緊跟制造、商研、營銷等領域改革的步伐,牽住干部管理的“牛鼻子”,全面深化三項制度改革——
優化退職高管人員管理。根據生產經營、重點課題推進需要,結合退職高管個人專業特長和工作經歷決定是否留用,做到才盡其用、人盡其責。優化后,60%退職高管退出崗位,40%項目留用。同時,認真落實高管績效退出機制,2021年度有3名高管任期考核不勝任退出,5名高管年度評價排名末尾進入崗位公開競聘。
減少管理層級。東風汽車股份打破部門墻,撤銷了機關職能部門40個科級機構,其中37名科級人員去行政化、去身份化,通過崗位聘期制管理,進入上下有序的專業管理發展通道。
干部隊伍結構大幅度優化。東風汽車股份還通過業務整合,對科級機構和中層崗位進行大幅度壓減,科級機構由267個壓減至180個,壓減幅度33%。中層管理人員由原來的333人優化至241人,優化幅度28%。所有改革單位中層管理崗位全員競聘上崗,競聘后新提拔27人,落聘轉入專業崗位44人。
市場化用工機制不斷完善。東風汽車股份始終堅持市場化改革,完善業績激勵模型,激發組織活力和人員活力,讓企業始終保持高效的組織運行效率和旺盛的組織活力。在營銷系統,東風汽車股份融合和完善原營銷公司、旅行車公司、工程車事業部量化業績激勵模型,提升營銷人才競爭力;在商研領域,積極推進市場表現獎,強化研發技術人員薪酬與工作成果相掛鉤,提高研發效率;在制造系統,導入技能層級對應基本工資等級的薪酬制度,使一線工人收入同時關聯技能水平和勞動產出,促進APW、支撐智能制造轉型。
人才隊伍建設不斷夯實。事業發展要領先,人才必須領先。推進“雙青雙百”青年人才成長計劃,每年以年輕骨干為主體開展“青風營”培養100人、“青年學苑”培養100人,持續為制造、研發、營銷、管理各領域培育合格人才,為人才成長提供快速通道。在此次改革過程中,東風汽車股份共提拔80后高管人員7名、90后中層管理人員19名。
在有序的組織體系變革中,東風汽車股份組織結構不斷優化,企業管理和經營效率不斷提升。(谷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