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市公安局舉行例行發布會,北京市公安交管局新聞發言人、副局長趙鑫表示,近年來,北京市違規電動三四輪車無序增長,亂停亂放、亂穿亂行,既擾亂道路秩序,又危害公共安全,時常發生重大道路交通事故,給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帶來了極大危害,已成為北京市道路交通管理工作中的一個“痼疾頑癥”,社會普遍關注、群眾反映強烈。
市公安交管局發布的數據顯示,2022年北京共發生違規電動三輪、四輪車亡人交通事故130余起,2020年至今,北京警方已查處34.5萬起電動三四輪車逆行、闖紅燈、亂穿道路等各類交通違法行為,并會同相關部門對駕駛此類車輛進行非法運營的違法人員實施高限處罰,共拘留1660人,查扣并集中銷毀違規車輛3729輛。
北京市2024年1月1日起違規電動三四輪車不得上路行駛
為凈化道路交通環境,維護道路交通安全秩序,根據道路交通安全、產品質量等法律法規和有關國家標準,2021年7月12日,北京市五部門聯合發布《關于加強違規電動三四輪車管理的通告》(后面簡稱《通告》)。
《通告》明確,違規電動三、四輪車是指未經工信部許可生產,未列入《道路機動車輛生產企業及產品公告》,車輛性能不符合機動車安全技術標準,使用電力驅動用于載客或載貨的三輪、四輪機動車。同時,對于《通告》發布前購買的違規電動三、四輪車設置過渡期,過渡期截至2023年12月31日。過渡期內上道路行駛時,應當遵守相關通行規定。違反通行規定的,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將依法查處。
公安局舉行例行發布會上,趙鑫繼續表示,過渡期后(2024年1月1日起),違規電動三、四輪車不得上路行駛,不得在道路、廣場、停車場等公共場所停放。違規上路行駛或停放的,執法部門將依法查處。
為落實《通告》精神,北京交管部門已經開始相關行動。據悉5月開始,北京交管部門已經逐步在朝陽金盞地區長店大街等北京地區,開始對道路所有來往電動三四輪車人,展開交通安全和法規宣傳,對存在違法行為的駕駛人進行處罰。
據交警介紹,電動三四輪車出現違法,不是按照非機動車、行人的處罰標準,而是按機動車標準,但是因這些駕車人基本沒有駕照,因此只罰款不記分。
快遞企業成為新政下最受影響群體
盡管《通告》的發布并非是針對快遞行業,但對于嚴重依賴各種違規電動三輪車送貨的快遞企業來說,無疑是在新政下最受影響的群體。在當今快遞業越發競爭激烈的當今,如何合規、低成本應對《通告》,繼續增速發展,是每一個快遞企業面臨的重要議題。
據業內人士解讀《通告》分析來看,對快遞行業來講,《通告》要求的合規體現在兩個方面,首先要購買國家目錄以內的車輛,并憑借購買發票合格證到車管所上相關牌照,完成一系列手續后,這輛快遞配送車才可以正常上路,其次是隨著快遞車輛的合規化,駕照同樣成為了快遞員入職的必要條件。
2023年已漸近過半,隨著2024年的1月1日時間窗口的臨近,快遞行業作為最大影響群體,如何快速適應新規,合規、高效的開展城市道路快遞配送工作,正常維持或提高配送服務質量,是社會大眾比較關心的一個問題。
據新華網報道,近日在北京的個別街頭,已經可以看到一款新型合規智慧物流車。該車是新汽有限公司推出的一款新能源智能電動汽車,外觀與傳統的快遞車相似,整車設計采用長寬高分別為3305*1080*1690,貨廂容積為1.7個立方米,載重200kg,續航里程為115km,最高車速75km/h,據悉近期新汽智慧物流車還會不斷升級改造,比如繼續擴大容積量、提升續航里程,配備加裝太陽能光伏發電系統及數據終端采集系統等,最關鍵一點,使用成本與傳統快遞車相當,目前順豐、圓通等快遞物流企業已經開始紛紛采購投入使用。
此次北京市五部門聯合發布《關于加強違規電動三四輪車管理的通告》,不僅是國內開始全面凈化道路交通環境,維護道路交通安全秩序的一個先行試點,更是國內未來整體政策的重要風向標。很多城市在國內未全面正式推行新政之前,已開始積極響應,比如上海、廣州、深圳等城市,也在陸續開展相關整改行動,比如近期深圳市交警局、深圳市郵政管理局牽頭組織召開了“深圳市郵政快遞交通安全暨末端車輛通行座談會”,大會深入探討了,在國家城市道路交通安全新政策方向下,深圳市快遞配送末端車輛如何適應新規,高效、合規的轉型升級,提升服務質量。
隨著國內全面禁行違規電動三四輪車政策的推行,不僅標志著我國城市道路交通安全向更高的標準邁進了一步,有效降低了城市道路交通事故引發的社會糾紛、財產損失、百姓生命安全,同時也標志著我國城市道路交通數字化轉型升級發展方面,以數字資產形式,科學高效管理城市道路交通又取得了新的突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