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內認為,政策引導和扶持應同時并舉,約束高耗能項目,防止惡性競爭
8天的國慶長假,爆堵的高速公路、幾近虛脫的景區工作人員、再加上“累死的駱駝”引起的熱議,讓人們看到了節日旅游消費的火熱激情,有人將這些現象歸結為高速免費的政策刺激。在一向發展平穩的冷鏈物流行業,同樣有一項令整個行業都陷入無限熱情的政策,它就是《農產品冷鏈物流發展規劃》。該項政策自2010年頒布以來,國內冷鏈物流建設進入“建國以來發展最快的時期”,各地冷鏈物流園的建設更是如日中天。而冷鏈物流園的建設也引起了業內人士的廣泛關注和探討。
記者 任明華
冷鏈物流園建設井噴
9月30日,臨近國慶節的前一天,“安徽吉寶皖江國際冷鏈物流園”項目在安徽省六安市舉行簽約儀式。
吉寶皖江冷鏈物流園對安徽六安來說是首個大型冷鏈物流項目,但是放眼全國來看,它僅是近些年各地興建數十個冷鏈物流園之一。熱火朝天的不僅有冷鏈物流園的建設,也有多個協會、聯盟組織的相關會議。
9月25—26日,2012國際冷鏈物流產業大會在黑龍江省牡丹江市召開。包括俄羅斯、烏克蘭、韓國等十余個國家在內的行業專家圍繞冷鏈物流分銷配送伙伴關系建立、商業機會拓展等話題進行了廣泛探討。
8月23—24日,由中國倉儲協會主辦的“第六屆全國冷庫建設與運營研討會”在成都召開。會議對中國農副產品冷鏈物流做了形勢分析與政策解析,并對冷庫市場的定位和商業模式進行了探討。
8月16—17日,“全國食品冷庫行業年會”在北京召開。這場會議, 旨在引導冷庫行業戰略導向,規避重疊集中建庫、經營模式同質化,優化行業市場投資經營環境。
當冷鏈物流園建設在全國各地勢頭正勁之時,短時間內,大大小小多場有關冷鏈物流會議的召開,一方面說明國內冷鏈物流建設進入高峰期的同時,會議相關議題的設置也折射了冷庫行業發展中出現的問題。
冷庫價格戰苗頭初現
“聽說雨潤的冷庫投入使用后,租賃費就降到1塊多一噸,明顯的要打價格戰啊。”西安的一位凍品商戶說。
據了解,目前在西安地區最成熟的凍品交易市場為方欣國際食品城,目前其冷庫的租賃價格在每噸每天2.8元左右,并且其庫位供需處于相對偏緊狀態。
西安和生國際食品交易中心此前表示,會于今年9月中旬投入運營。
10月上旬,記者致電該公司副總經理閆穎華,他表示由于制冷設備存在一些問題,開業時間暫時推遲到11月份。而此前同樣表示會在9月中旬開業的雨潤項目,其相關負責人也解釋說:“10月先期開業的只有農產品項目,冷庫項目預計會在12月初投入運營。”
知情人士表示,對于西安現有的冷庫市場而言,未來市場則會出現供大于求的局面,價格戰在所難免。這也讓當地不少凍品商戶懷有“坐收漁翁之利”之心。
政策要扶持,更要引導
全國各地的冷鏈物流園建設熱潮源于2010年發改委發布的《農產品冷鏈物流發展規劃》。根據規劃:到2015年,推動全社會通過改造、擴建和新建,增加冷庫庫容1000萬噸。
各地發改委也紛紛出臺具體措施,給予冷鏈物流園建設以政策和資金支持。
于是在青島、天津、沈陽、武漢、西安、福州,甚至日照、宜昌這樣的二三線城市都開始了冷鏈物流園的建設工作。
冷鏈物流園建設在全國各地如雨后春筍般涌現,也促使中國冷鏈建設進入“建國以來發展最快的時期”。
不少凍品市場的從業者就發出這樣的疑問:現有冷庫資源尚且存在淡季資源閑置的情形,一大批新冷庫的上馬是否會引起行業的惡性競爭?
業內人士分析說,鼓勵性政策的出臺有益于促進行業的發展,但是對冷鏈物流行業的引導也尤其關鍵。軟硬件水平亟待提升
嚴控高耗能項目
新建冷鏈物流園集中投入使用后,必然會給冷鏈市場造成一定沖擊,但是相對于市場運作問題,不少專家則對冷鏈物流園建設水平表示了擔憂。
9月22日,由中國倉儲協會冷藏庫分會舉辦的“冷庫創新建設觀摩研討會”,在北京恒慧通低溫倉儲有限公司舉行。中國倉儲協會冷藏庫分會秘書長劉龍昌介紹說:“在冷鏈建設高潮期中,突出反映的問題就是,冷庫的技術創新運用水平與冷庫建設的速度不能成正比,很多新上馬的項目依然采取幾十年前的冷庫建造方式,完全不能滿足市場新形勢的需求。”
除了在硬件的差距外,國外的同行也指出了中國冷鏈在軟件建設尚需努力之處。談及最近幾年中國冷鏈建設的熱潮,普菲斯億達總裁麥嘉麟表示:“中國現有的冷鏈設施相對落后,雖然新建冷庫在硬件上有明顯提升,但是冷鏈從業者的意識和態度與國外同行相比有著較大差距。”
天津市商業大學物流系主任王侃表示,冷鏈物流的核心在“控”,其本質是在系統科學和系統控制的體系下,對冷鏈流程上的資源進行科學整合,追求集約化運營,并在品質與成本約束下,對流程環境進行系統控制。“政府要引導企業采取先進的節能減排技術,嚴格約束耗能高、工藝落后的冷庫建設項目。”冷鏈物流園”項目在六安市南山興茂大酒店舉行隆重的簽約儀式。此項目是由六安市金安區政府、新加坡吉寶電訊與通運有限公司(簡稱“吉寶訊通”)和安徽鑄信集團下屬企業安徽皖江現代農業綜合開發有限公司(簡稱“皖江農業”)共同投資打造,也是六安市首個大型冷鏈物流項目。
2012年是保稅港區開關運作之后的“集中發力”年。在“東部新區”建設中,煙臺保稅港區立足“充分發揮政策功能優勢”這個核心,為東部新區建設搭建政策高地,提供強力引擎。記者羅列煙臺保稅港區重點建設項目,逐一向廣大市民呈現。
捷時達物流公司港悅國際大廈項目
為了打造大型物流中轉交易集散地,煙臺保稅港區重點推進捷時達物流產業園、中外運倉儲物流場站等高標準、特色化、專業性大型保稅倉儲設施建設。
港悅國際大廈由煙臺捷時達物流有限公司已投資建設,該項目位于保稅港區倉儲物流區,建筑面積20500平方米,主體建筑地上19層,地下1層,預計2013年6月底前建成投入運營。
該項目集保稅倉儲、保稅物流、商務辦公、國際商品展示等多功能為一體,為保稅港區功能發揮搭建了一個綜合商貿載體。該項目的啟動建設將使保稅港區保稅物流服務功能得到更加完善,對于優化服務環境、提升整體形象、更好地發揮好保稅港區政策功能優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項目建成后,將充分發揮保稅港區特殊政策功能優勢,打造以保稅倉儲、國際商品展示等為主導的多元化口岸物流業態,輻射拉動相關產業發展,創造和誘發商機,促進貿易生成。該項目已于2012年3月下旬舉行了開工儀式。
冷鏈物流園項目
一直以來,煙臺地區缺少大型公共保稅冷庫,當地水產品加工企業長期受倉儲物流瓶頸問題制約,煙臺保稅港區即將開建的冷鏈物流園項目將填補這一空白。
該項目依托保稅港區的保稅政策功能優勢和港口優勢,構建水產品冷鏈物流平臺,積極發展以服務山東半島和環渤海地區為主輻射東南亞地區的水產品國際中轉、配送、采購和轉口貿易業務,推動保稅港區發展成為我國北方地區乃至東北亞地區的冷凍產品中轉交易集散地。
項目建成后,將填補煙臺地區無大型公共保稅冷庫的空白,有效緩解長期困擾本工區水產品加工企業的倉儲物流瓶頸問題,吸引國際大客戶在煙臺口岸進行保稅儲存和中轉;保稅冷庫與港口集裝箱場站相結合的運作模式,減少了中轉環節,降低了運輸成本,可實現集約化的現代冷鏈物流配送,進一步提升山東半島水產品加工行業的核心競爭力,有力帶動水產品進出口業務。
據了解,項目計劃分兩期建設。其中一期投資建設7萬噸冷庫及集裝箱場站等配套設施,目前已完成項目前期規劃設計等工作,計劃于年內開工建設;項目正常運營后啟動二期工程,冷庫容量8萬噸。據初步測算,項目建成后每年將為港口帶來100萬噸以上的貨物吞吐量,其中進口冷凍貨物60萬噸以上,集裝箱進出口2萬標箱以上。
中外運倉儲物流場站
該項目集報關、報檢、查驗、倉儲、物流配送等多種功能于一體,為區內企業提供特色化、高標準“一條龍”綜合服務。項目建成后,將進一步提升貨物通關效率,縮短貨物流轉時間。項目總投資1000萬元,占地面積13761平方米,計劃建設物流場站8000平方米,倉庫647平方米,辦公設施2085平方米。近期即將開工建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