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山東榮慶物流有限公司
——專訪山東榮慶物流有限公司總經理張卓
提到冷鏈,不得不提榮慶集團,作為冷鏈物流行業的領航者,榮慶物流從一輛車到遍布全國的冷鏈物流配送運營網絡,其冷鏈發展可謂是一路領航。然而當山東榮慶物流有限公司總經理張卓為記者梳理榮慶發展歷程時,我們清楚的看到一個民營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下求生存求發展的艱辛歷程和一個腳踏實地的創業者穩扎穩打、志向高遠的創業之路。
從一輛車到全國網絡
當記者邀請張總和大家分享榮慶物流的發展歷程時,張總陷入了沉思,片刻之后他向我們介紹了他走出山東蒼山來到上海開始創業的歷程。
85年開始,張卓先生和父親、叔叔一起在蒼山從一輛車開始開展蔬菜販運;94年榮慶進入上海,開始了配貨業務并逐步在各地建立分公司、辦事處。正是在車輛往來于廣州、上海等經濟發達地區從事長途業務的過程中,張卓先生和父親、叔叔萌生了從事冷鏈運輸的想法。他們發現廣州、上海等地的居民對價格高供應少的國外冷凍產品和冷鮮肉需求旺盛,于是開始關注并逐步介入冷凍產品的配送。最初由于資金的限制只能買二手海柜運輸冷凍產品,買了一部分保溫車進行冷鮮肉配送,這一慢慢涉足并深入到冷鏈物流行業。
2004年,中國物流市場三分天下的局勢初現,外資、國有和民營三分天下,各據一方又各有優勢和不足。作為民營企業陣營的代表,如何找到企業自身發展的核心競爭力?在三分天下中脫穎而出?成為張總長久思考的問題。這次思考成為榮慶布局全國網絡的關鍵。張卓先生回憶,“當時中國經濟快速發展、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對于冷凍食品的需求增多。另一方面就冷藏車的購買和管理而言,民營企業比國企、外企有更多的優勢,國營企業管車受限制、外企管車成本太高,而民營企業則運作靈活、成本更低。”2005年,榮慶全國分公司首次工作會議上,首次提出要以普貨和低溫產品兩條腿走路,以積極發展冷鏈為主要戰略方向,自此,開始慢慢向冷鏈物流發展。然而,在將巨大資金投入在購買冷凍冷藏車等設備后,榮慶陷入資金緊缺的局面,也是在這樣的背景下榮慶開始接觸資本。
2007年,榮慶與今日資本合資成立山東榮慶物流有限公司,合資公司利用注入的資金增加運力,在奧運會期間及時把握機會,建設倉儲設施和電子信息綜合管理交易系統,發展國內高端冷鏈物流。經過幾年的發展,榮慶物流形成了以長三角、珠三角為業務龍頭,蒼山總部為后勤保障基地,物流分控中心遍布全國二十多個大中城市,華東、華南、華北、華中四個區域連為一體的全國冷鏈物流配送運營網絡。
第三方冷鏈物流正當時
國家“十二五規劃綱要”提出要大力發展第三方物流,優先整合和利用現有物流資源,加強物流基礎設施的建設和銜接,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第三方物流代表的是一種先進的社會物流模式與物流服務理念,發展第三方物流即是把傳統的自理物流向一種社會化、集約化、專業化、信息化的物流方式轉變。
榮慶作為本土具有代表性的第三方冷鏈物流企業,與DHL、UPS、OCL等國際著名的物流企業相比,無論從總量、規模還是服務質量上看還有一定差距。從服務市場的能力來看,目前國內大部分冷鏈物流企業規模還比較小、功能比較少、市場集聚度不高,相對分散。在服務品質上,能提供的主要還是中低檔的物流服務,以運輸和倉儲為主,能做供應鏈集成或有能力提供全球解決方案的幾乎沒有。而這種能夠提供從生產延續到終端客戶的冷鏈物流服務恰是客戶所需求的。據張總介紹,諸多產品無論是進口還是自主生產,交給第三方冷鏈物流企業之后,保證全程溫度無變化最終到達消費者手中,這樣一條完整的冷鏈服務鏈除了便于保證溫度恒定、避免涉及多方服務造成的權責不清和協調不便之外,最主要的是保障了溫度的恒定持續性和服務的完整性。
第三方冷鏈物流發展由單純物流環節運作向供應鏈管理邁進是冷鏈物流的發展趨勢,也是未來榮慶的發展方向。然而涉及到完全第三方就涉及到甲方乙方與第三方之間的協調和溝通。張總認為專業第三方在冷鏈體系中如何達到主體、客體、服務渠道、服務內容及相關服務保障的良好協同,仍是目前廣大第三方冷鏈物流企業面臨的最大挑戰。
冷鏈物流行業的創新之策
物流是個需要腳踏實地做事的行業,但在踏踏實實做事的同時也要有創新發展,持續創新才是企業和行業發展的源泉。
在記者剛走進榮慶物流張總辦公室的時候,張總正在與軟件供應商溝通全程監控溫度的問題,甚至除了溫度榮慶也在嘗試車輛在路途油耗的監控,以規范運輸車隊的規范化管理和作業。榮慶物流是國內第一個能全程實時監控低溫車溫度的企業,這種做法有效防止了因駕駛員素質差、不開冷凍機致使貨物不達標帶來的損失。榮慶曾經在給麥當勞提供肉品配送服務時忽視了全程冷鏈,造成收貨溫度不達標,回想引入GPS技術的整個過程,張總感嘆道“當時我就急得想辦法,怎么能夠隨時看到車廂的溫度變化、保證產品質量?最終通過跟專業廠家溝通我們安裝了GPS,在車廂內部加入溫度探頭,通過GPS通道,就能隨時看到車廂的溫度變化,出現任何差錯能及時發現并時糾正以減少損失。”當前物聯網技術發展的如火如荼,如何真正將物聯網技術運用到企業的日常管理和業務進行中,也已經成為榮慶團隊在思考的問題。
技術與管理手段的創新只是企業創新發展的一面,張總認為對于第三方冷鏈企業而言,要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尋求業務模式的創新,比如說整合資源。每個生產企業都有產品淡旺季之分,使用自己的倉庫的利用率初現大幅波動,第三方物流企業應充分利用這種規律,調劑整合資源。大型第三方物流企業提供的是一個整合的價值和服務,使人員設備的使用率最高成本最低。當然資源整合的前提是公司具有一定的規模化,這應該是廣大第三方物流企業的發展方向和奮斗目標。
當問及榮慶發展遠景的時候,張總坦誠的告訴記者榮慶的目標是上市,目前已經在做上市的前期準備,不過要真正實施至少要幾年的發展和緩沖期,當公司發展穩步、機會成熟之時榮慶將走向更廣闊的平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