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蔬氣調保鮮優點顯著,但在我國目前還難以推廣普及,我國氣調貯藏果蔬僅占總產量的12%左右,其中機械氣調貯藏只占4%,究其原因,當前主要存在幾個方面的問題:
1.氣調冷藏產品在國內還沒有形成市場
人們對果蔬質量的要求雖不斷提高,但與國外的講究程度相比,還存在較大差距。目前,我國家庭土窖貯藏產品,高溫庫貯藏產品與氣調庫的貯藏產品在市場上的價格幾乎沒有太大差別,我國的果蔬出口局面也未能很好開拓,因此暫時還缺乏推動力。
2.貨源存在數量與質量兩方面問題。
籌建氣調庫時,往往認為貨源不成問題,待庫建成后,在組織貨源上卻遇到麻煩,導致有些氣調庫因收不到足夠的原料而效率低下。在質量方面,一是果農對貯藏果蔬質量的嚴格要求不了解,未能把好果蔬原料質量關,使得貯藏果蔬的原料質量很難控制,從而造成原料收購難,原料分級挑選處理難,影響了貯藏果蔬的質量;有些氣調庫限于人力、財力的不足,對入庫果蔬未加嚴格挑選、檢查,很難滿足氣調貯藏果蔬的質量要求。二是進入氣調庫貯藏的農產品,要求采收后不得超過4~8小時,最多不能超過48小時(部分北方水果)就應及時入庫貯藏,才能保證其新鮮度;然而我國果園的傳統做法是將果品采摘后堆積在一起,等到樹上的果實全部采摘完后,再陸續分選、包裝、準備外銷或入庫,前后時間最短也得在10小時左右,這樣的果實入庫貯藏壽命是不言而喻的。
3.氣調庫一次性投資較大,貯藏成本偏高。
造成建庫費用高的主要原因是我國自產的隔熱材料價格高,氣調設備還主要靠進口,國產氣調設備在性能上還有一定差距,所以目前氣調庫造價還比較高。
4.氣調保鮮工藝的研究開發較薄弱。
我國果品和蔬菜的保鮮工藝,只有少數農學院和科研單位在實驗室進行研究,成果不多,與大批量的商業性貯藏需要尚有較大的距離,科研設施和科研力量都很薄弱,且未能加以很好的組織協調和充分利用。
5.管理人員素質有待提高。
現代化氣調庫必須要有與之相適應的操作人員和經營管理技術人員,才能發揮其應有的效益。福建已建的幾座氣調庫,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嚴重缺乏,因操作和經營管理不當而導致的運行事故時有發生。
6.相關技術不配套。
品種的選擇、栽培技術、采摘后的快速預冷、采后處理,貯藏容器的優化設計及標準,庫內貯存的堆垛方式,出庫后的分選、包裝、出入庫的運輸問題等,這些相關技術必須配套,貽誤其中任何一個環節都將直接影響到氣調保鮮的效果。
編輯:Luk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