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網絡
供應鏈管理是企業減小成本、增加利潤的重要管理模式,信息則是供應鏈管理中的一個重要環節。與此同時產生的信息危機嚴重影響了供應鏈管理的效率。因此,研究供應鏈管理中信息危機的諸多表現并探求相應對策就顯得十分重要。
一、供應鏈管理中的信息危機及其危害
供應鏈管理中的信息危機是指信息流在供應鏈的傳遞過程中失真扭曲給供應鏈管理帶來的不便,以及企業由于不能很好地把握信息資源所造成的損失。供應鏈管理中的信息危機主要造成以下危害:
(一)信息虛假造成供應鏈運作效率低
供應鏈管理是為了適應生產國際化、經濟全球化的外部競爭環境應運而生的,供應鏈上的每個企業都是為了使自己的競爭優勢得到更好的發揮,并獲得更大的利潤而結合在一起的。因此供應鏈每個環節上的企業就要相互合作,通過相互分擔責任和風險來增強自身的競爭力和獲取利潤,但往往這種合作機制并不能像簡單的人際合作那樣建立起來。其原因有多種,如相關的法律法規不健全、對市場的運行機制缺乏有效的監督管理、企業與企業之間的信用氛圍不能真正形成等。因此,一些企業不愿意信任其上、下游的企業。他們與供應鏈上的其他企業合作的時候會故意隱藏一些信息,使其合作伙伴不能得到準確的信息,不能及時了解市場需求的真正波動情況,造成信息在供應鏈的傳遞過程中出現較大偏差,不但沒有使企業的競爭優勢得以充分發揮,還影響了整條供應鏈的運作效率。
(二)信息不充分、不對稱導致供應鏈紊亂
1.信息不充分導致供應鏈紊亂。一條供應鏈是由供應商、制造商、分銷商、零售商等環節構成的,而每個環節又是由多個企業組成的,因此信息在供應鏈的傳遞過程中難免會發生變化、丟失的現象,導致供應鏈中某個環節獲取的信息不充分,進而會使該環節上的企業無法正確地做出管理決策,而這個環節的失誤又會引起其他環節企業所作決策的不準確,這就是由于信息的不充分導致的供應鏈紊亂。
2.信息不對稱導致供應鏈紊亂。信息的不對稱可分為兩種:一是信息時間的不對稱,二是信息內容的不對稱。信息時間的不對稱是指供應鏈不同環節上的企業所獲得的同一市場需求信息不同步,其各自所做出的預測與決策也會因此產生差異,可能會造成產品的供大于求或者供小于求。而信息內容的不對稱是指供應鏈上每個企業得到的信息或多或少,因此每個企業進行管理活動的效率也就有高有低。因為供應鏈上的所有企業是利益相關的整體,每個環節所進行的活動都會直接影響其上、下游的企業,所以,信息不對稱同樣會導致供應鏈活動的紊亂。
(三)信息不確定造成供應鏈風險
供應鏈上的每個企業都能夠通過各種渠道獲取到相關信息,但其中會存在許多信息無法確定其真正來源與真實性,這就是信息的不確定。信息不確定會影響企業決策的準確性,進而導致供應鏈企業的活動存在一定的風險,使其管理活動偏離預定的目標。由于信息不確定帶來的供應鏈風險主要有:
1.行為主體風險。指處于供應鏈中的供應商、制造商、分銷商、零售商以及服務商由于管理水平不同、對于相應信息的把握程度不同而造成的行為主體之間的利益發生沖突,導致行為主體自身以及行為主體之間的風險。
2.系統結構風險。指由于信息不確定導致的供應鏈的結構設計不合理進而帶來的一些風險。例如運輸配送結構網絡設計不合理,會使產品在有些地區積壓,而在有些地區卻出現短缺的現象,既沒有完全滿足市場要求,又造成了大量運輸費、配送費的增加,使供應鏈的運行效率低下。
3.協作風險。主要是指由于信息的不確定致使供應鏈上的每個企業之間的溝通協作不暢通、不完善而造成的風險。可能表現為企業間的不同企業文化和管理模式的沖突,合作協議的漏洞等。
(四)信息失真帶來供應鏈“牛鞭效應”
這是供應鏈管理中最主要的信息危機。由于市場需求信息是由最終用戶流向供應商,而在需求信息的傳遞過程中,需求的波動性表現為由零售商向分銷商發出訂單需求的波動性大于用戶需求的波動性,而分銷商向制造商發出訂單需求的波動性又大于零售商的訂單需求的波動性,以此類推,就出現了供應鏈上游環節的需求波動大于下游環節,導致信息在傳遞過程中失真,甚至扭曲放大,這種信息扭曲的放大作用在圖形上的顯示很像甩起的趕牛鞭,因此被形象地稱為“牛鞭效應”。“牛鞭效應”給供應鏈管理帶來的負面影響主要有:
1.影響生產計劃的制定。由“牛鞭效應”帶來的較大的需求波動性,給制造商制定生產計劃帶來了很多困難,有時可能停頓生產,有時又可能加班加點,倉促生產,這樣不僅使生產的產品質量有所下降,還會造成生產成本的增加。
2.引起大量庫存。由于“牛鞭效應”使物流在供應鏈的下游環節流向上游環節的傳遞過程中出現逐級遞增的現象,導致每個成員相應增加了庫存,一方面造成大量資金的浪費,另一方面隨著市場需求的不斷變化會面f臨庫存過時的風險。
3.導致生產能力得不到充分利用。“牛鞭效應”使需求信息的波動沿著供應鏈從下游環節到上游環節呈逐漸放大的趨勢,這就會使制造商盲目擴大生產。因而即使在市場需求不大的情況下,制造商也會進行大量生產,浪費了生產能力以及資金,最終使企業的生產能力不能得到合理利用。
二、減少供應鏈管理中信息危機的對策
由于各種原因造成的信息危機會嚴重影響供應鏈各個環節的工作效率,因此企業必須采取有效的措施,主動預防并且盡量減少信息危機的威脅。減少供應鏈管理中信息危機的對策主要有:
(一)建立信用制度
供應鏈上的企業應該充分認識到各節點企業是利害攸關的伙伴,必須持精誠合作的態度,并以一定的信用制度作為保障,在不損害自身利益又要考慮到全局利益的基礎上,共享一定的信息,以確保各自都能獲取充分、真實的市場信息,以便做出準確的預測和計劃。
為了增進相互之間的信任,供應鏈各個參與企業要進行經常性的交流,消除習慣性防衛行為,建立誠實互信的關系。合作伙伴要及時了解對方對于當前合作狀況所持的態度,開誠布公地反映合作中存在的問題,告訴對方本企業要開展什么業務,生產什么產品,實力如何,希望同對方在哪些方面合作,希望達到什么目標,從而建立開放式的合作體系,使供應鏈合作伙伴關系更加融洽。
(二)提高信息的共享程度
供應鏈中的各個企業既是獨立的又是相互聯系的,供應鏈管理的基本出發點是通過信息共享來實現協同運作的效益,因此供應鏈管理必須致力于增強企業間的信息共享。主要做法是:
1.建立供應鏈企業信息共享的合作模式。有效顧客響應模式(Efficient Customer Response,ECR)。它是以批發商、零售商和廠商的信息共享為前提,以顧客需求為導向,為了降低直至消除供應鏈上的浪費來提高顧客服務水平的一種合作模式。ECR可以把整個供應鏈上的企業結合在一起,使企業為了達到提高消費者滿意度這個目標而協調合作。
頁次:1/2 首頁 上一頁 下一頁 尾頁 G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