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上海國際港務集團、中國交通信息中心、中國國際海運網三家聯合主辦的國家第一批信息化試點項目——集裝箱電子標簽監控系統推進會在大連召開。會議吸引了大連市數十家包括外貿、物流、銀行、保險等企業近100位高級經理人參加。
上海港務集團副總裁包起帆對RFID集裝箱電子監控系統做了詳細介紹,課題組現場做了演示。此系統是以集裝箱為跟蹤目標的一種物聯網,它是在互聯網的基礎上,利用RFID、無線數據通信等技術,構造一個集裝箱監控網絡。在這個網絡中,集裝箱的信息“交流”無需人的干預,自動完成。從而實現集裝箱物流信息從被動告知到主動感知的變革。
包起帆強調,鑒于目前物流成本居高不下和貨物走私失竊的情況愈演愈烈,提高集裝箱運輸的透明度和安全性成為重中之重,集裝箱電子標簽可以做到實時掌控物流各節點的狀態,而且一旦發生情況,它可以追溯到整個物流過程中的不安全事件。集裝箱電子標簽監控系統實時記錄集裝箱運輸中的箱、貨、流信息,以及相關的安全信息,結合全球網絡環境實現集裝箱物流全程實時在線監控,以提高集裝箱物流全程的透明度、安全性和效率。
中國國際海運網集團總經理康樹春對物流如何使用訂艙聯盟平臺、運價交易聯保機制及集裝箱監控平臺的一體化應用做了詳細介紹。康樹春表示,訂艙聯盟平臺旨在為促進中國不同地區、不同航線和不同專項服務的貨代企業進行內部合作和商務對接。此外,還將引領中國貨代企業走向國際,把國際資源與中國市場相融匯,建立安全誠信的國際貨代合作體系,創造新的商業模式和市場價值。
作為“虛擬無水港”(航運“物聯網”)的重要組成部分,2010年5月10日,中國國際海運網集團有限公司與上海國際港務(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在上海港共同簽署了《中國集裝箱電子標簽系統項目合作協議》,雙方將聯合打造和開發國內最具競爭力和國際影響力的航運“物聯網”技術研發基地,形成規模應用示范,聯合推動航運“物聯網”及其相關產品、服務的產業化。
集裝箱電子標簽項目已經被列入國家信息化示范項目,在2008年開通國際上第一條安裝智能電子標簽“上海——薩凡那”中美集裝箱運輸示范航線后,又相繼開通了中加、中日、中馬等國際集裝箱電子標簽航線,這次示范項目在大連召開推進會對大連建設國際航運中心,推進大連港口物流信息化將發揮積極的作用。此外,項目在國際上反響非常強烈,多次獲得國際技術大獎,在國外港口認知度非常高,由此受到國內發改委、交通運輸部、工信部等多部委的高度重視和支持。本次會議也為實現“虛擬無水港”一站式海運物流系統服務的推廣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