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ZDnet
對于生活在21世紀的人們來說,網絡已經成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網絡的出現改變了傳統的信息傳播方式,也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物聯網也從一個聞所未聞的新名詞變成了我國目前大力發展的戰略新興產業。目前,網絡信息化管理以及物聯網技術已經被運用到各行各業,現代化的貨運物流市場更是離不開智能信息化管理和物聯網技術。近日,記者致電幾家專業物流公司相關人士,向他們了解信息化管理和物聯網技術在物流市場上的運用。
●運輸管理系統降成本
據DHL業務拓展總監鄭摯介紹,TMS(運輸管理系統)在物流行業的應用已經有十幾個年頭了,目前應用范圍已經非常廣泛,這一系統包括訂單管理、駕駛員管理、車輛管理、客戶管理、考核管理、智能報表、物流實時跟蹤等七大模塊,任何一個模塊都需要信息的支撐。
“我們公司使用TMS已經很多年了,目前我們每輛車都配備GPS導航,每輛車的各種信息,包括車輛位置、載貨信息等通過信息接口上傳到網絡,管理人員根據整個網絡中的信息進行統籌管理,選擇最佳的配貨點,優化車輛的調配管理,并根據交通狀況為車輛提供最佳的行駛路線,達到貨物資源和運力資源的有效整合。”鄭摯告訴記者,對于大型物流企業來說,TMS已經成為必備的配置,因為當企業達到一定的規模,擁有上百輛甚至更多的車輛時,傳統的人工調配已不能起到有效的管理作用,這時,TMS系統就顯得無可替代。
北京長久物流有限公司是一家第三方整車物流公司,公司CIO侯彬彬表示,他們公司不僅采用GPS導航,還使用中國移動的GPRS手機定位系統以及中國電信的數據采集PDA終端,借助于這些信息化手段進行有效的管理,公司車輛的滿載率和重載率得到了很大提高,空駛率由原先的27%下降到22%左右,經營成本實現很大幅度的下降。“隨著技術的推進,我們的目標是把空駛率壓到20%以下。”侯彬彬告訴記者。
●物聯網提高運輸透明度
對于物流企業來說,除了成本以外,另一個最重要的方面就是運輸貨物的安全問題,尤其是一些高端物品或是一些特殊物品。貨主會對運輸過程中的透明化提出要求,而運輸管理系統對車輛的實時監控恰恰能滿足這一要求。但這也會帶來運營成本的一定提升,某公司信息部主管告訴記者,我們在信息化管理技術方面絕對沒有問題,但是目前物流行業競爭激烈,利潤較低,所以我們只在一些高端貨物和特殊貨物的運輸或是為了滿足某些客戶的特殊要求時才采用實時監控。
RFID標簽
最近,非常熱門的物聯網技術在物流市場也得到了很好的應用,它們應用RFID射頻識別技術,對貨物進行標識,這樣它們就可以把管理精確到每一件物品上,長久物流就是這一技術運用的最好例子,侯彬彬介紹道:“RFID技術是通過在貨品生產時植入一塊芯片,這塊芯片就像身份證一樣,上面承載著貨品的各種基本信息,當需要讀取這些信息時,只需使用專門的讀取設備,進行無線射頻讀取,不再需要傳統的紙質標簽,大大簡化了管理流程。并且RFID芯片成本低,比以往的條形碼能存儲更多的信息,非常經濟高效。現在很多品牌的車上都裝有這種芯片,這大大提高了我們的管理效率。”
據介紹,這一技術在上世紀90年代末就已經提出,但是一直沒有受到重視,最近幾年才逐漸被重視起來。目前,已經成為中國的戰略新興產業,近年來發展速度較快。
●使用效果有待提高
據了解,目前我國運輸市場的競爭層次較低,客戶以及物流企業對于價格的敏感度都相對較高,因此一些企業運價低、服務水平也低,自然也就不會選擇使用信息化管理平臺。另一方面,物流企業領導者的管理意識和運作水平參差不齊,信息化管理平臺作為一個相對較為新鮮的事物,還沒有被他們接受,他們往往只看到了先期投入、運營成本,卻沒有看到長遠的運營效果和戰略層面的重要意義。
另外,國內物流企業雖然擁有智能信息化管理的技術水平,但是管理效果仍有待提高。據鄭摯介紹:“歐美發達國家在這方面的運用效果要比我們好很多。我們的公共信息體系就不如歐美國家完善,舉個最簡單的例子,交通路況信息屬于公共信息,國內一些城市路況信息提供的及時性較差,這樣對于我們為車輛提供最優路線造成了不小的障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