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有語言開始,人類就一直沒有停止對自由交流的追求。從書信到電話,再到互聯網。現如今,人們又把目光投向身邊的各種物體,開始設想如何與它們交流,這就是物聯網。
物聯網(The Internet ofthings),顧名思義就是“物物相連的互聯網”。其嚴格定義為:通過射頻識別(RFID)、紅外傳感器、全球定位系統、激光掃描儀等信息傳感設備,按約定的協議,把任何物品與互聯網連接起來,進行信息交換和通訊,以實現智能化識別、定位、跟蹤、監控和管理的一種網絡。物聯網用途廣泛,遍及智能交通、環境保護、政府工作、公共安全、平安家居、智能消防、工業監測、老人護理、個人健康等多個領域。預計物聯網是繼計算機、互聯網與移動通信網之后的又一次信息產業浪潮。有專家預測10年內物聯網就可能大規模普及,這一技術將會發展成為一個上萬億元規模的高科技市場。
物聯網是現實世界和物理世界、數字世界和虛擬世界實現交互的一個象征性標志。物理實體有數字形式和虛擬的表現;事物變得可感知上下文,并且可以感知、溝通、互動、交換數據、信息和知識。通過使用具備智能決策算法的應用軟件,基于收集到的關于物理實體的最新信息和歷史資料中的模式考慮,不論是對某一實體還是一類相似的實體,都可以快速獲得物理現象的回應。這就為滿足業務需求、創造新的機遇物理世界資料的實時服務、獲得復雜流程和關系、處理突發事件、定位環境危機(污染、災害、全球變暖等)、管理人類活動(保健、運動等)、改善基礎設施的完整性(能源、交 通 等 ) 以 及 解 決 能 源 效率問題(建筑的能源智能估算,車輛的能耗估計)創造了新的機遇。
根據這一設想,通過利用配套的智能型網絡基礎設施,事物能夠自主地管理它們的傳輸,實現完全自動化的過程,從而優化物流;它們也可能能夠自動獲取它們需要的能量;當它們處于一個新環境時,它們可以實現自我配置,當面對其他事物時,可以表現出智能/認知行為,可以無縫地處理不可預見的情況;最后,它們可以管理它們自身的拆裝回收,并以環保方式結束生命周期。
根據物聯網的概念,我們可以把物聯網大致分為感知層、網絡層和應用層。感知層,顧名思義,即通過各種傳感技術,例如RFID、溫度感測器、紅外探測器、攝像頭等,來實現物體與物體間的相互感知。在感知層的上層既是網絡層。網絡層是物體將感知到的信息通過各種類型的網絡(2G、3G甚至4G)與上層系統進行交互,達到驗證,計費,數據更新等一系列功能。在最上層,也就是應用層,在經過感知層的信息采集,網絡層的信息傳輸后,這些實時資料將實現交通調度,工業監控,環境監測,公共安全等一系列物聯網系統應用。
作為物聯網核心技術的射頻識別(RFID),正是能夠讓物品“開口說話”的一種技術。在物聯網的構想中,R F I D標簽中存儲著規范而具有互用性的信息,通過無線數據通信網絡把它們自動采集到中央信息系統,實現物品的識別,進而通過開放性的計算機網絡實現信息交換和共享,實現對物品的“透明”管理。在零售和供應鏈管理領域實現物聯網將有很多好處:
使用裝備有RFID的物品和能夠實時追蹤現有貨物的智能貨架,零售商可以優化許多應用。例如自動清點貨物、實時庫存監控、追蹤庫外貨物流通等。這對于零售商來說,能夠節省的空間是巨大的。
例如,由于缺貨導致的全球銷售損失估計有3.9%。此外,零售商店的數據可以用于優化整個供應鏈的物流:如果制造商能夠從零售商處獲知庫存和銷售情況,他們可以生產和運送適合數量的產品,從而避免過量生產和生產不足。除零售部門外的其他供應鏈物流過程都可以獲得R F I D數據,這樣一來,生產過程可以得到優化,整個對象從誕生到消亡的的生命周期可以得到監控。通過標識物件和容器,生產過程將更加透明。車間的狀態、位置、地段處理和生產設備的狀態都易于獲知。這些獲取到的信息將為輸入數據或精確的生產計劃服務,從而改善物流狀況。此外,環境問題可以得到更好的解決。例如,物流過程中的碳足跡—業務流程可以通過這些“物”直接從現實世界獲得的動態的、細粒度的數據得到優化。
從商店自身來說,物聯網提供了很多的應用,例如根據預置 的 購 物 清 單 進 行 購 物 導航、快捷的支付解決方案、對給定產品的潛在過敏源監測、可接受的個性化營銷、冷鏈核查等。目前,德馬泰克在物聯網技術的探索中,不斷深入行業研究,致力于為客戶帶來效益的提升。在南方電網廣州供電局,資產管理中僅使用單純的紙面或傳統無法滿足數據可視化的需要,企業清查資產或進行設備巡檢并了解狀況,常常要消耗大量寶貴的時間和人力物力。
廣州供電局考慮使用現代化的技術和完善的信息化系統來管理和分配資產。德馬泰克在RFID技術基礎上,針對廣州供電局的資產可視化及設備巡檢等多個方面應用,提供完備的解決方案和實施計 劃 。 在 南 京 電 表 檢 測 中心,德馬泰克為其量身定做了一套利用R F I D和紅外感測器等技術建立的自動化倉庫系統,系統實現了電表出庫入庫的自動檢測和記錄,
不僅大大節省了人力成本,而且提高了系統效率和準確度。同樣的,在流通行業,例如服裝和電器零售行業,
通過RFID技術對單品級別的管理,可以實現從原材料采購,到生產、配送、門店銷售、用戶使用,一直到產品的回收銷毀的全生命周期的追蹤,這樣一來,可以起到優化生產,實現產品的全生命周期的管理和回溯。在汽車生產在線,通過對零件單品或者周轉箱貼附R F I D標簽,可以對生產過程中的每一個流程進行實時監控和管理,能大大降低人工操作帶來的錯誤率,系統在提高準確 性 和 自 動 化 程 度 的 基 礎上,還為企業節省了大量的人力資源。
目前,物聯網概念提出的時間并不長,各種行業應用還處于探索階段,我們應該充分挖掘物聯網相關技術在供應鏈各個環節的應用價值,從行業底層逐步開始探索各種應用,在探索中不斷前進,并且在橫向和縱向上不斷拓展技術應用的廣度和深度,只有以行業應用為最終目標,才能更好的推進物聯網的建設,為更多的產業帶來實質的效益提升。相信不久的將來,物聯網也會想互聯網一樣改變我們的生活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