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常識:
在醫學上來說蒸煮和煲煮的做法是最能保持肉的營養。在蒸制和燉煮時加入適量的中藥材可以彌補一些肉類缺少的營養。當然也不是說炒制的菜肴就沒有營養,而是說蒸制和煲煮的菜肴能在最大限度上保留肉類的營養價值!
材料:
嫩公雞1只(1000克左右)、蘑菇100克、蔥段20克、姜5片(約15克)、干紅辣椒10克、大料3塊、生抽4大匙(約60ml)、料酒2大匙(約30ml)、鹽適量、冰糖5克、水、食用油2大匙(約30ml)
做法:
1.嫩公雞經過初步加工后,去除頭、屁股,洗凈瀝干水分,剁成小塊(傳統東北做法雞塊較大,比較粗獷);
2.蘑菇去除雜質和根部,用清水淘洗干凈,用溫水泡30分鐘,瀝干待用,浸泡蘑菇的水過濾掉雜質以后待用;
3.炒鍋燒熱,放入2大匙油,待油燒至6成熱時(微微有煙)放入雞塊翻炒,炒至雞肉變色,水分收干;
4.放入蔥、姜、大料、干紅辣椒,炒出香味;
5.加入蘑菇一起炒勻;
6.加入醬油、糖、料酒,將顏色炒勻,加入浸泡過蘑菇的水和開水(水面沒過雞肉即可)燒開;
7.加蓋轉中火燉30分鐘左右,至雞肉酥爛,湯汁收濃(中途要注意查看,防止雞肉黏鍋),最后用鹽調味,裝盤即可。
制作小貼士:
在煸炒雞塊的時候一定要將雞塊中的水分盡量煸炒出來,這樣燉出的雞肉會特別香。
營養分析:
雞肉:雞肉蛋白質含量較高,且易被人體吸收入利用,有增強體力,強壯身體的作用。經過慢火燉制的雞肉,更容易消化。肉中的蛋白質水解為肽、氨基酸與其他有益成分,使湯的味道格外鮮美,水解產物極易被腸道吸收。美國科學家發現,雞湯內含有一種能增強鼻咽部血液循環和黏膜分泌作用的物質,因此,冷天喝雞湯有助于保持呼吸道通暢和預防呼吸系統感染。如若一旦發生了流感和感冒,喝雞湯也能減輕癥狀。
蘑菇:號稱植物肉,有益胃腸,化痰、理氣的作用。在中醫食療典籍中,屢見用蘑菇防治感冒的記載?,F代研究發現,蘑菇中有含有干擾素的誘導劑,它能提高人體內干擾素的水平,而干擾素則能干擾病毒蛋白質合成,從而抑制病原微生物的生長繁殖。此外,蘑菇還含有一種屬于多糖的活性物質,這種多糖有提高人體免疫力的作用。
冬天,是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的多發季節。冬天吃小雞燉蘑菇,特別有益,不只讓人享受了美味,還能暖身溫中、增強免疫力。吃雞肉、吃蘑菇、喝雞湯,能防控感冒。它還是東北民間流行的滋補良方,凡體質虛弱和久病臥床的人、老人、產后哺乳的婦女,都宜常吃。如在烹煮時在湯內適量加入百合、枸杞子、山藥,滋補效果會更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