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來到廣東最北端的韶關市乳源瑤族自治縣,不愧是個天然大氧吧,始覺涼風習習,暑氣頓消,縣城的每個角落都能聞到樹木的清香。其實它距韶關市區才70多公里,但在
韶關市區我們依然感覺到高溫的郁悶。
乳源不是第一次來了,十幾年前受當時縣委書記相邀,和廣州幾個記者一同采訪大峽谷,印象中只有山路彎彎,峻偉奇麗,暈車的煩惱使我們的記憶只留下風景,淡忘了美食。
這次是專門為了寫美食再入乳源,全程的高速公路讓我們少受舟車勞頓之苦。熱情的主人奉上乳源“八大名菜”,其中一味留下深刻印象,它就是瑤山的特產——一種野生蔬菜石韭,以熏肉爆炒,吃時爽口奇香,不膩不厭,多吃不上火,且其高維生素、高纖維是城市白領的恩物。此物似蒜非蒜,似蕎非蕎,長葉中間有一道很明顯的杠,野性十足,它生長在大山小溪邊的石縫或山坑旁潮濕背陰的地方,對生存環境非常挑剔,只有在水質非常優良且要流動的地方才長得壯,所以它的產量不高。
石韭菜唯獨韶關地區乳源才有,屬多年生草本植物,但乳源瑤山碧水,溪流縱橫交錯,原始森林常年在霧氣繚繞中若隱若現,仿如仙境。山中到處可見石韭。乳源人從不會為蔬菜發愁,到山中走一趟,拔一把石韭洗凈切成寸把長,又是一頓可口飯菜了。以石韭命名的石韭嶺海拔高1888.8米,比第一峰低14米,山頂由多個小石峰組成,向東連綿起伏,極為壯觀,勢拔五岳,妙手天成,四周五嶺逶迤,群峰崔巍,有八方來朝、眾山賓服之威嚴大氣,是華南最雄偉的花崗石山峰之一。石韭嶺,因漫山石縫里長滿了“石韭”而得其名。
乳源另一絕是生長在清明如鏡山坑小溪之中的山坑螺,清甜爽口,肉厚無籽,是我十多年來吃過最好的山坑螺,每人吃了足有一斤。翌日,我們到農貿市場買了些螺回廣州,用紫蘇猛火炒就是極品。此外,乳源一六鎮的香芋燜鴨、大布鎮的燈盞糍、大橋鎮的長壽餅,鮮果蜜茶使我們此行非常滿足。
戀山八月秋已歸,綠霧迷天草香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