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企業家網
被業界稱為“鋼鐵沙皇”的 沈文榮 再一次步入人們的視線。近日,有媒體報道稱,一手將沙鋼集團帶上國內最大民營鋼鐵企業位置、并進入世界500強的沙鋼集團掌門人沈文榮,正在逐漸將其在沙鋼的權力下放,長期由沈文榮兼任的沙鋼集團總裁一職,最近正式由原沙鋼集團副總龔盛擔任,而沈文榮目前只擔任董事局主席一職。這似乎意味著,已經年屆65歲的他,開始為選擇自己的接班人布局。
沈文榮1968年中專畢業后成為沙鋼前身——江蘇省沙洲縣錦豐扎花剝絨廠的一名鉗工,其后不斷升遷,1983年在鋼鐵廠正式與母廠扎花廠分開的當口,出任鋼鐵廠副廠長,次年7月扶正。從此,沈文榮與鋼鐵結下不解之緣,即便后來官至張家港市政協主席和市委副書記,沈文榮的辦公室也一直設在沙鋼。其后的25年間,沈文榮強悍的個性不斷融入沙鋼,并沉淀成沙鋼強悍的基因。
1984年,剛出任領導職位的沈文榮就作出一個重大決定:收縮產品線,將當時大企業不屑一顧而小企業又無法上規模的窗框鋼作為主導產品。到1988年,沙鋼窗框鋼產品達到13萬噸,國內市場占有率達到60%,一度成為該細分市場的價格制定者。1988年底,當沙鋼積累了1億多元資金時,沈文榮把家底都砸進去,從英國購買了一條75噸超高功率電爐煉鋼、連鑄、連軋短流程生產線,生產螺紋鋼,這一項目在1992年投產后不久,中國就迎來了基礎建設的高潮,3億元投資不到3年就全部收回。
2002年,沙鋼又以2.2億元從歐洲最大的鋼鐵公司蒂森克虜伯手中買下其子公司霍施鋼廠,將這座世界上最壯觀的工廠整體搬到中國,沙鋼的產能因此躍升到1000萬噸。這一交易成為沙鋼發展史上最重要的分水嶺。跟沈文榮較為熟識的一位媒體界人士在接受中國經濟時報記者采訪時說,收購霍施鋼廠對沙鋼來說是歷史性的重要事件,這讓沙鋼一躍成為國內一流鋼鐵企業。
“沙鋼內部的職工對沈文榮的評價都是比較高的,沈文榮在管理方面非常有一套,在企業內部作風很強悍,做事有效率,敢說敢干,有冒險精神,人又比較勤奮。”上述媒體界人士告訴本報記者。
在業界看來,沙鋼的成功與沈文榮“像鐵一樣強悍的性格”密不可分。冒險、堅持、雷厲風行——這是沈文榮強悍性格的三個元素。
作為沙鋼集團的掌門人,沈文榮每天早上5點起床,到車間去轉一圈。在6點30分職工開始陸續進入工廠時,他坐在工廠大門口的石凳上迎候員工,并當面給車間的班組長布置工作。每天早上7點鐘高層領導的例會,他會準時到場。
他每天都能堅持工作至少10個小時,而且不覺得累,擺弄鋼鐵是他最大的興趣。多年來,沈文榮一直住在廠區70平方米的宿舍房中,其標準與普通職工的宿舍絕無二致。
沈文榮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曾表示并不在乎別人叫他“鋼鐵沙皇”,并承認自己“強悍是存在的,但我是不斷地在否定自己。30年就是在不斷地否定之中度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