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北京青年報 作者:程婕
除了傳統的金融市場工具,銀行理財產品也盯上了白酒。昨日,記者在工行網銀上看到期酒收益權信托產品。與普通理財產品不同的是,投資者可選擇現金形式收回本金,也可選擇直接提取實物白酒回收本金。而后者的預期收益率要明顯高于前者。事實上,近年來類似的酒類理財產品已頻頻問世。業內人士認為,這說明另類投資已經越來越得到市場認可,但投資者不能只關注其高收益或包裝的噱頭,必須了解其中的門道和投資風險。
據介紹,這款信托理財產品涉及的白酒是四川沱牌曲酒[20.70 2.53% 股吧]股份有限公司的2萬壇舍得30年年份酒(天工絕版酒),每壇3000毫升(即6斤),每壇認購價格為1萬元。理財產品存續期內的特定時段,投資者每月都可以選擇提酒回家。假設投資者購買10萬元此產品,理財產品順利期滿后,投資者可得到10壇白酒外還可獲得6.7%的年收益,即6700元。假設投資者選擇不提酒,產品到期可取回10萬元本金及4.7%的年收益,即4700元。
記者了解到,對這款產品感興趣的多是好酒之人。投資者王先生表示,最近幾年,各種高端白酒都在不停漲價,這一產品本身6.7%的年收益已經算高,領回家的白酒更有升值空間。
近幾年來,銀行理財產品紛紛用另類概念吸引客戶。此前已有多家銀行推出酒類和藝術品的理財產品。比如,中糧集團旗下的君頂酒莊就與工行、招行合作推出針對高端客戶的葡萄酒收益權理財產品,而民生銀行[5.92 0.34% 股吧]在2009年9月與瀘州老窖[45.64 -1.64% 股吧]推出“國窖1573高端定制白酒收益投資計劃”項目。此外,建行、招行和民生的私人銀行也都曾推出有關藝術品投資的理財計劃。
數據統計顯示,目前,這些另類投資產品的年化預期收益率平均設定在6%-10%左右,遠高于平均水平。投資者也對這些產品表示出明顯的興趣。比如,民生銀行與瀘州老窖推出的產品只用了半天就賣光了所有額度。而工行以前發行的類似產品也全部實現了預期最高收益率。
不過,理財專家提醒,藝術收藏品、酒類等市場近年來十分火爆。但投資者千萬不能只看到其價格的暴漲,也要提防其中的風險。這些市場有相當的專業性,投資者應該了解所要投資的另類產品,能對其今后的價格走勢進行專業判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