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生物質能資源的分布

從我國生物質能分布的圖片可以看出西南東北向斜線下的綠色部分,是生物質資源的富集區。這里需要特別說明的是,生物質資源不等于可獲取的生物質能原料。我國生物質能原料分布明顯不均,主要集中在東南西北中間帶,最大的是廣西地區。生物質資源包括農業、林業生產和生活過程中產生的所有生物質,生物質能原料主要指的是畜禽糞便、餐廚垃圾、能源作物、農產品廢棄物四種可獲取的原料
生物質是指直接或間接地來源于光合作用而形成的各種有機體,包括所有的動植物和微生物。生物質能則是指直接或間接地通過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把太陽能轉化為化學能后蘊藏在生物質內部的能量,是一種以生物質為載體的能量,是可再生的綠色能源。生物質能一直是人類賴以生存的重要能源,僅次于煤炭、石油和天然氣,居于世界能源消費總量的第4位,在整個能源系統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生物質能具有以下特點。
(1)可再生性。只要太陽輻射能存在,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就不會停止,生物質能就永遠不會枯竭。因此,生物質能具有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物質基礎。
(2)豐富性。據估計,地球上的植物通過光合作用,每年所生成的生物質能總量約為2×1011t,相當于3×1018kJ的能量,約為現在全世界年耗能總量的10倍[3]。
(3)可替代性。生物質能不同于常規的化石能源,是一種可替代化石能源轉化成液態和氣態燃料以及其他化工原料或者產品的碳資源。
(4)清潔性。生物質能資源替代化石燃料可以減少SO2、CO2等污染物的排放,改善環境質量。在使用過程中幾乎沒有SO2產生,生物質能源燃料燃燒所釋放出的CO2大體上相當于其生長時通過光合作用所吸收的CO2,所以應用生物質能源時CO2的排放可被認為是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