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從田間到餐桌”
一體化物流體系
《中國投資》:《冷鏈規劃》具體提出了發展目標,那么如何來實現這些目標?具體有何政策?
耿書海:《冷鏈規劃》中明確提出,到2015年,建成一批效率高、規模大、技術新的跨區域冷鏈物流配送中心,冷鏈物流核心技術得到廣泛推廣,形成一批具有較強資源整合能力和國際競爭力的核心冷鏈物流企業,初步建成布局合理、設施先進、上下游銜接、功能完善、管理規范、標準健全的農產品冷鏈物流服務體系。肉類和水產品冷鏈物流水平顯著提高,食品安全保障能力顯著增強;果蔬冷鏈物流進一步加快發展。果蔬、肉類、水產品冷鏈流通率分別提高到20%、30%、36%以上,冷藏運輸率分別提高到30%、50%、65%左右,流通環節產品腐損率分別降至15%、8%、10%以下。
如何來實現這些目標,主要是按照以市場為導向,以企業為主體的思路,加快冷鏈物流技術、規范、標準體系建設,完善冷鏈物流基礎設施,培育冷鏈物流企業,建設一體化的冷鏈物流服務體系,通過這些措施來降低農產品產后損失和流通成本,促進農民增收,確保農產品品質和消費安全。具體來說,主要開展的工作有:
一是推廣現代冷鏈物流理念與技術。加大對全程冷鏈重要性的宣傳力度,鼓勵企業利用冷鏈物流理念與技術,在相關環節進行低溫控制,實現生鮮農產品從產地到銷地的一體化冷鏈物流運作。加強各相關企業溫度監控和追溯體系建設,實現農產品在生產流通各環節的品質可控性和安全性。
二是完善冷鏈物流標準體系。重點制定和推廣一批農產品冷鏈物流操作規范和技術標準,建立以HACCP為基礎的全程質量控制體系,積極推行質量安全認證和市場準入制度。
三是建立主要品種和重點地區農產品冷鏈物流體系。鼓勵肉類農產品冷鏈物流發展,加快推廣水產品冷鏈物流體系建設,逐步推進果蔬冷鏈物流發展。積極發展從中部、華南地區到珠三角、長三角、港澳等沿海地區,從東北地區到京津地區的豬肉冷鏈物流體系;黃淮海、東南沿海、長江流域等水產品優勢產區到中西部大中城市的水產品冷鏈物流體系;蘋果、柑橘、熱帶水果等特色水果產區,到大中城市的水果冷鏈物流體系以及反季節蔬菜和特色蔬菜的南菜北運、東菜西輸冷鏈物流體系。
四是加快培育第三方冷鏈物流企業。培育一批經濟實力雄厚、經營理念和管理方式先進、核心競爭力強的大型冷鏈物流企業。鼓勵企業在產地、銷地建設低溫保鮮設施,從源頭實現低溫控制,建立以生產企業為核心的冷鏈物流體系,實現產地市場和銷地市場冷鏈物流的高效對接。鼓勵大型零售企業開展生鮮食品配送中心建設,提供第三方冷鏈物流服務。
五是加強冷鏈物流基礎設施建設。重點加強批發市場等重要農產品物流節點的冷藏設施建設,在大中城市周邊加快規劃布局一批生鮮農產品低溫配送和處理中心,改善農產品加工環節的溫控設施,完善與冷鏈物流相配套的各類設施建設。
六是加快冷鏈物流裝備與技術升級。加快節能環保的各種新型冷鏈物流技術的自主研發、引進消化和吸收,重點加強各種高性能冷卻、冷凍設備,自動化分揀、清洗和加工包裝設備等冷鏈物流裝備的研發與推廣,完善科技成果轉化的有效機制,不斷提高冷鏈物流產業的自主創新能力和技術水平。
七是推動冷鏈物流信息化。通過建立區域性各類生鮮農產品冷鏈物流公共信息平臺,實現數據交換和信息共享,優化配置冷鏈物流資源。鼓勵企業進行信息化建設,提升冷鏈物流業務管理的信息化管理水平。推廣應用條型碼、RFID等技術,建立生鮮農產品質量安全全程監控系統平臺。明確冷鏈物流信息報送和信息交換的責任機制,提高政府監管部門的冷鏈信息采集和處理能力,提高行業監管和質量保證水平。
八大重點工程鼓勵投資
《中國投資》:在資金方面國家是否予以支持?
耿書海:冷鏈物流設施建設要充分發揮市場機制的作用,鼓勵企業加大投入,多渠道籌集建設資金。中央和地方政府可對大型冷藏保鮮設施、冷藏運輸工具、產品質量認證及追溯、企業信息化等重要項目給予必要的引導和扶持。要多方面拓寬農產品冷鏈物流企業的融資渠道。銀行業金融機構對符合條件的農產品冷鏈物流企業要加大融資支持,并做好配套金融服務。
《冷鏈規劃》中提出了8大工程,這些將是我們在農產品冷鏈物流方面鼓勵的重點投資領域,其中包括:
一是冷庫建設工程。鼓勵企業在技術改造和充分利用現有低溫儲藏設施的基礎上,加快建設一批設施先進、節能環保、高效適用的冷庫,滿足全社會對儲藏設施的急需。到2015年,推動全社會通過改造、擴建和新建,增加冷庫庫容1000萬噸。
二是低溫配送處理中心建設工程。鼓勵企業在大中城市周邊規劃建設一批具有低溫條件下中轉和分撥功能的配送中心,集中完成肉類和水產品分割、果蔬分揀以及包裝、配載等處理流程,形成一體化的冷鏈物流體系。
三是冷鏈運輸車輛及制冷設備工程。鼓勵大型冷鏈物流企業購置冷藏運輸車輛,提高我國生鮮農產品的冷鏈運輸率;鼓勵肉類和水產品加工、流通和銷售企業購置冷鏈設施設備,提高冷鏈處理能力,逐步減少“斷鏈”現象的發生。
四是冷鏈物流企業培育工程。重點培育一批發展潛力大、經營效益好、輻射帶動能力強的農產品冷鏈物流企業。采用政策傾斜等方式,鼓勵其創新物流服務模式,加強資源整合,拓展物流服務網絡,強化資產重組與戰略合作。
五是冷鏈物流全程監控與追溯系統工程。選擇50個果蔬、肉類、水產品等部分大型農產品生產及物流企業,率先建設全程溫控和可追溯系統,利用現有的企業管理和市場交易信息平臺,建立便捷、高效、低成本的農產品冷鏈物流信息追溯系統。
六是肉類和水產品冷鏈物流工程。鼓勵大型肉類和水產品企業開展低溫初加工設施建設,推廣肉類和水產品冷藏運輸和運輸全程監控技術,推動零售環節超市、大賣場冷柜銷售方式,形成“無縫化”連接的肉類冷鏈物流體系。加強中央直屬豬肉儲備冷庫和地方豬肉儲備冷庫建設,依托企業冷庫完善豬肉儲備體系,提高政府對豬肉市場的調控能力。
七是果蔬冷鏈物流工程。重點加強分級、包裝、預冷等商品化處理和冷藏儲存環節建設,推動主要產區果蔬產品冷鏈物流設施條件的改善。大力發展冷藏運輸,完善主銷區果蔬冷鏈配送設施建設,發展具有集中采購、跨區域配送能力的現代化果蔬配送中心。鼓勵企業加快冷鏈物流設施建設,積極培育具有一定規模和競爭力的第三方果蔬冷鏈物流服務企業。
八是冷鏈物流監管與查驗體系工程。完善冷鏈物流生產、加工、儲存、運輸、中轉、進出口等主要環節的監管和查驗基礎設施建設。在冷鏈建設重點工程中,同步建設監管和檢測設施。依托現有監管和檢測資源,進一步提高主要生產基地、加工基地、配送中心、中轉中心、進出口口岸的查驗和檢測能力,提高監管水平,保障產品質量和安全。
未來將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中國投資》:我們知道,當前物流行業仍然存在市場發育不完善、政策配套不健全的問題,這些會不會影響《冷鏈規劃》的實施?接下來是否還將解決這些問題?
耿書海:農產品冷鏈物流體系建設環節多,產業鏈長,是一個跨部門、跨行業、跨區域的系統工程,需要多方面的配合與支持。我們將會同有關部門,加強協調配合,形成合力,統一組織規劃實施,協調解決冷鏈物流發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重大問題,確保規劃目標的實現。
在資源整合和增加投入方面,通過兼并重組、參股控股、合資合作等方式,整合現有生鮮農產品生產加工企業、批發市場、冷鏈物流企業以及港口、碼頭、航空航運交通樞紐的冷鏈物流資源,加快升級改造步伐和配套協作,建立全國性和區域性的大型低溫物流中心。充分發揮市場機制的作用,鼓勵企業加大投入和銀行業金融機構進行融資支持,同時中央和地方政府可對重要項目給予必要的引導和扶持。
冷鏈物流業是一個新興行業,需要加強鼓勵創新和培養人才,特別是要加強冷鏈物流技術和設備的創新與研發,對農產品冷鏈物流新工藝新技術、新型高效節能的大容量冷卻冷凍機械、移動式冷卻裝置等進行集中攻關與研制。同時,引導和推動高等學校設置冷鏈物流相關學科專業,開設相關課程,發展農產品冷鏈物流職業教育,鼓勵相關單位開展技術培訓和繼續教育,建立農產品冷鏈物流行業的人才激勵與柔性機制,推動高素質人才隊伍建設。
在政策方面,今后還將兼顧農產品第三方冷鏈物流企業的特點,完善企業營業稅差額納稅試點辦法,擴大政策享受范圍。合理安排冷庫建設用地,簡化冷鏈物流企業設立前置審批手續,放寬冷鏈運輸車輛的城市交通管制;合理確定運輸車輛的載重量;支持冷藏運輸車輛跨區域加盟,在車輛審驗、車輛管理等方面提供支持。對冷鏈物流企業的用水、用電、用氣價格與工業企業基本實現同價。完善冷鏈物流的法律法規體系,進一步加大強制性國家標準的制定力度,建立以HACCP為基礎的全程質量控制體系及全程質量檢查與監督機制,制定與國際接軌的冷鏈物流操作規范和技術標準。下一步,國家有關部門將繼續深化促進物流業發展相關政策,在推進各項已有政策措施的同時,針對包括冷鏈物流企業在內的各類企業反映的稅收、土地、收費等熱點問題進行專題研究,進一步研究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頁次:2/2 首頁 上一頁 下一頁 尾頁 G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