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網絡
中國股市,風雨20年。從一開始,筆者的命運就與她緊密相連,不離不棄,辛酸苦辣,其中滋味,現于大家一起品嘗;自始至終,曲曲折折,所走道路,就其艱難,連同是第一代股民也很難想象。。。。風雨過后是陽光,筆者與中國股市一起壯大成長,其資產增長何止百倍千倍;從20年前買3手寶安股票(3000多元)開始,到20年后的今天資產超越3000多萬,這一次次的神奇股票交易,無不與那1991年的第一次買賣股票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因為那是財富的火種,那是超越巴菲特的希望,那是20年來的“夢”,那是20年來的力量源泉那是20年來的輝煌
(一)買深寶安
1991年10月4日,寶安股價收盤3.7元股(筆者當時還在浙江省的一個訊息閉塞經濟落后的小縣城里工作,從1991年7月1日開始訂閱1份上海證券報),這是10月7日才知道的。當晚,筆者通過各項技術指標(自己畫圖完成如附圖)分析,認為一個股市大底已經形成。筆者開始準備到深圳去買股票。買什么股票?通過仔細思考后,決定買深寶安。10月7日晚預測此事得卦“震之晉”。按朱熹的方法,二個動爻,以上動爻辭為主來預測得卦解為:“上六:震索索,視矍矍,征兇。震不于其躬,于其鄰,無咎。婚媾有言。象曰:震索索,未得中也。雖兇無咎,畏鄰戒也。”此事明顯不可為。由于筆者小時偶遇一深山異人得其真傳,對易經八卦有獨到的見解,發明了一套八卦卦爻辭預測的新方法(與朱熹有根本的區別)。經過無數次的驗證,證明比朱熹的方法更準確。因此筆者的此次預測是以本人發明的下動爻爻辭即“初九:震來虩虩,后笑言啞啞,吉。象曰:震來虩虩,恐致福也。笑言啞啞,后有則也”來解,于是決定前往深圳。10月8日到公安局申請到深圳的“邊防證”,10幾天才批下,又要編一個理由向單位請假,等假期批下,然后坐2天的火車到達深圳已經是11月初了,接著就是開戶發證2天(排隊都一整天),此時寶安股價與一個月前相比已經翻了幾倍(那時沒有漲跌幅)。筆者與1991年11月9日以10.05元股買進寶安300股(已經是全部的積蓄)。如果現在,交易已經完成,一切都完美回家上班;但是當時是股票實物交易,一旦丟失,一切的希望都會落空。從易象顯示回家的路上絕不會太平。
散戶牛人止損奠定成功基礎 10年炒股10萬變千萬
炒股奇跡8年增值34倍 一個天才小散的不虧戰法
24歲"小股神"股齡15年 從小炒股賺學費生活費
炒房和炒股催生富豪 1400人中有1人是千萬富豪
二)震來虩虩
想不到,艱難的旅途還未開始,“震來虩虩”已經悄悄的降臨。在深圳買火車票要排好長的隊,而且還經常斷票,這時一個販票的“黃牛”走到身旁,小聲地對我說:到廣州的票要不(回家要從廣州轉車)?我向前看看那長龍,點點頭,就跟著他上了火車站外面的天橋。走著走著,我一看情況不對:橋下是熙熙攘攘的人群,而橋上卻只有我們兩人。筆者馬上回頭走,但是已經晚了,因為橋下有一個人快步上來攔住了我的去路。也就在此時,原先的那人也已回頭,就這樣我被兩人夾在當中。不知何時兩人的手上都已經有了匕首。我想喊救命,但一看到那明晃晃的刀光,我放棄了抵抗,就這樣,我身上所有的回家的200多元路費被搜的盡光,所幸的是股票和行李在旅館沒有隨身帶,損失不是很大。第二天,我到證券交易所取了資金賬戶里買股票留余的200多元錢,繼續買了火車票到廣州,料想不到的是更大的震來虩虩正等著我。
到了廣州火車站買了到金華的火車票(金華還要轉車),看時間尚早,就想買一點廣州的特產回家,信步走到一賣菠蘿的小販攤位前,隨手選了2只菠蘿,小販用稱一稱說,10.5斤;我看了看菠蘿不信有這么重,就放下皮包,湊過去看稱。就那么一會兒,我那皮包就不翼而飛(至今還不得其解)。皮包里除了換洗衣褲及日常生活用品及旅途所有的零散錢外,還有一塊祖傳的和田玉佩(在家鄉就有人出價1000元)。這一次,我就近向公安局報了案(至今無音信)。又一次所幸的是股票和車票及100元錢放在隨身的挎包里而安然無恙。
從廣州火車站上車后,一開始還是心有余悸,把挎包緊緊的抱在胸前,一路上倒也平安無事,到了江西東鄉車站,一是感到肚子餓了,二是離金華近了,三是有了前2次的搶劫,以為震來虩虩已經過去;因此警惕性有所放松。我坐在靠窗的位置,就把窗門拉上,準備在車站平臺上買流動的小吃。說時遲那時快,突然從我窗前跑過一個高個子青年,伸手搶走了我身上的挎包,迅即跑的無影無蹤,這時火車又開動了,我坐在火車上干著急。
這時,我身上已經是身無分文,最要命的是搶走了我的股票和賬戶及其它一切證件,我欲哭無淚,但是我坦然,因為事先我已經知道了結果。我的鄰座姓劉,是深圳人,到上海出差,聽了我3次遭搶的經過深表同情,慷慨解囊300元叫我馬上回深圳去辦理股票遺失手續。我一想他說的對,就在江西鷹潭下了火車回了廣州。在廣州下火車時,一個好心人告訴我,你沒有了邊防證,直接到深圳已不可能,不妨繞道坐汽車到布吉檢查站可能進的去。到了布吉檢查站,我幾次排隊想混過去,都被檢查人員抓出。我后來就直接去找檢查站站長,站長聽了我的遭遇,不但放行過關,而且還給我開了丟失證明(原來他還兼公安局長)。這為后面順利補辦股票的掛失和重取股票實物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第四次“震來虩虩”是在回單位上班后不久,單位的書記領導把我叫到了辦公室,對我買股票的行為大發雷霆,說什么那是走資本主義道路,共產黨員是不能“炒股票”的,你要是繼續“炒股票”就不能入黨(已通過黨校培訓,正準備入黨),不能提干。并且要我寫保證書,以后改正,云云。
三)笑言啞啞
第一次賣股票是在1992年初,價格是29.98元股。就這樣幾個月的時間,我的財富增長就有2倍多,做到了從3000元到近9000元的第一次跨越。以上就是我第一次買賣股票的經過。盡管遙遠,我依可及;盡管曲折,我依不舍;盡管阻擾,我依執著;盡管艱難,我依坦然。第一次體現了我當初買股票時的理念:股票市場她是智者的樂園,她是有慧根者的錢莊,她是有緣者的天堂后來的一系列買賣股票就是以這近9000元人民幣為起始點:由于購買了1992年初的上海股票認購證(30元一本),從而擁有了一批上海本地的如東方明珠(600832),第一鉛筆,嘉寶等原始股;也就有了財富的更快的增長。再經過,1996年1月29日以7.65元股買進四川長虹(600839),1997.5.5以57.16元股賣出;。。。。。2006.8.4以33.62元股買進600497又以97.68元股在2007.3.14賣出;于2007.3.21以7.15元股價格買進000952又以48.02元股價格于2007.9.28賣出。。。財富呈幾何級數增長。
為了讓更多的平民走向共贏,克隆無數個笑言啞啞的“我”,近幾年來把自己多年的研究成果公布于天下。“一個月(或星期)滬指走勢早知道”系列,“未來能漲10倍的股票”系列,“從3.5萬到億萬富翁”系列,“中國四維證券投資理論”系列等300多篇博文,在博客上發表。其中博文“什么東西比財富更寶貴”“,”“股神”巴菲特其實并不神“在中國證券報上發表。在2009年中證社區舉辦”股指競猜大賽中獲的第一名。
20年來,盡管股票漲跌無常,指數高低起伏,我運用獨創的現代技術指標加上古文化易經預測,做到在股票的高位拋空,在股票的低位全倉,以至我的財富從3000元到3000萬元的飛躍。但是這才是一個開始,因為中國的股市還年輕,我們還年輕,再過20年中國股指必將上10000點那時我和我的朋友們的財富將是多少?
股票市場中有這樣一群游兵散勇,他們不是資產管理機構,不是投資公司,也不是企業的大股東,更不是上市公司的高管。他們沒有享受IPO的溢價,也沒有MBO的暗箱操作,他們是股市中最普通的投資人,他們被稱為“散戶”。
對于散戶投資,股市有這樣一句話,“七賠二平一賺錢”。對于多數散戶,投資已經變成了“輸家的游戲”。那么散戶怎樣成為“輸家游戲”中的贏家?怎樣在復雜的市場環境中找到自己的生錢之道?本期財周刊特意尋覓到省城太原的兩位散戶牛人,透析他們的經歷,散戶朋友們或許可以由此找到自己的財富之路。
散戶牛人10年10萬變千萬
不到30歲的小胡和同齡人看起來并無特殊之處,甚至還略顯稚嫩。但就是這樣一個普通的年輕人,卻已經擁有千萬財富,且都是炒股所得。
放棄大學 宅在家中10年炒股
受父母的影響,小胡上初中就對股票有所了解,而且逐漸迷戀上了電腦屏幕上那一根根紅綠相間的K線圖,“當時父母炒股,放暑假就經常跟著他們去證券營業大廳。”學習之余,小胡把父母的股票書籍當做閑書來讀,就這樣天生對數字敏感的小胡逐漸走進了股票世界。
2000年,高考結束,小胡收到了大學錄取通知書,父母也為他準備了10萬元的大學經費。然而,小胡卻做出讓所有人大跌眼鏡的決定放棄讀大學,專職炒股。“當時父母被我氣壞了,堅決不同意。雖然父母已經炒了幾年股,卻沒掙多少錢。他們覺得炒股并不是個正經事情,更何況我還要放棄上大學。”小胡告訴記者,當時做這個決定并非一時沖動,“我不愿意花上10萬元,再搭上4年的時間,去學一個不喜歡的專業。”在小胡的死死堅持下,父母最終妥協了。就這樣,小胡開始在家職業炒股,這一炒就是10年。
初入市場,小胡滿心歡喜,懷揣10萬元熱情操作,沒想到兜頭卻是一盆冷水。
10萬縮水一半“止損”奠定成功基礎
“盡管我之前已經看了不少書,可真正拿錢進去,那種感覺還是不一樣。開始我和其他股民一樣,掙一點就跑了,可賠了總想著再等等,結果越套越深。”更讓小胡郁悶的是,就在他入市半年多后,互聯網概念破滅,大盤一路下挫,步入熊市。“一年時間賠了5萬,當時心理壓力特別大,經常睡不著。”
幸運的是,小胡在證券營業部偶然認識的一位老師為他今后的操作指明了道路。“其實,那位老師教給我的只有兩個字,就是"止損"。他讓我明白,炒股票誰也不可能每次都對,關鍵要把損失降低,把盈利擴大。”
受到啟發的小胡開始嚴格按照止損操作,并且逐漸形成自己的操作風格超短線操作,積少成多,拿一只股票最長不超過3天。
快進快出 最多1天進出市場700多次
短線操作需要每天盯盤,除了交易時間盯盤,收盤后還要總結觀察,然后選出明天打算交易的股票,工作量很大,“最長一次我連續一個月沒有出家門。”
為了練習盤感,小胡有一段時間操作權證。“每天進進出出次數特別多,最多一次一天之內買賣了700多次。”
隨著交易系統和盤感的完善,小胡的資金也開始穩步增長,5萬、10萬、50萬……2007年的大牛市中,小胡通過追漲停板的操作方法讓資金迅速膨脹,“比如,2007年3月8日,4.86元在第二個漲停板追買賢成實業,買入后連續5個漲停板,獲利44%。這樣的例子很多。”小胡告訴記者,一般股民認為漲停股都存在較大的風險,但事實上,漲停的股票,有它漲停的理由,而且往往不會一天就結束。所以說,追入漲停的股票,也有相當大的機會。“當然不能戀戰,第二天如果繼續封漲停就持有,一旦有下跌趨勢,不管是掙是賠,立馬走人。”事后證明,這種方法讓小胡的資金在2007年的牛市行情中迅速膨脹。“事實上,這種短線方法在熊市同樣適用,關鍵是嚴格止損。”小胡說。
散戶牛人
17年身家翻百倍
今年已經50歲的吳先生,可以說見證了山西股票投資市場的發展。1993年太原第一家證券營業部成立,吳先生便成為山西第一批股民。
大賺大賠練就成熟投資心態
“當時光開戶就需要兩個月。”經過17年的股海打拼,吳先生的身家已經是當年的百倍以上達到千萬,而當年同他一同入市的股民如今還留在這個市場的卻已經寥寥無幾。“股市終究是個零和游戲,最后能掙錢的只是少數。”
進入市場之初,吳先生曾經歷1993年延中實業(現為方正科技(600601))瘋狂賺錢的喜悅,當日股價上漲了34.43%,次日又大漲57.46%,股價短短兩天一下從20多元跳到最高42.2元,也曾經歷過當年申華股份60多元買入,當天就跌回30多元的慘痛賠錢經歷。“當時股市剛起步,股票不僅可以實行T+0(當日交易),而且沒有漲跌幅限制,波動相當大。”
不過在他看來,這些大起大落的經歷為他之后的股市投資生涯提供了寶貴的經驗,“一個股民,你只有經過大賺大賠之后,投資股票的心態才能成熟穩定,而這恰恰是股票投資要成功所最需要的素質。”
追擊熱點 趨勢不變不賣股票
進入股票市場至今,吳先生已有一套行之有效的交易方法,“我不看任何技術指標,沒有什么作用,就是把握每一波階段性的行情,并且找到行情的熱點,然后根據技術圖形顯示的趨勢尋找買賣點。”
對于行情熱點的把握,吳先生說其實都能從市場公開信息中找到,比如國家公布的一些政策,并且最終會反映到股票的走勢上。“就拿2010年的行情來說,稀土板塊的龍頭股包鋼稀土(600111)在7月初的股價還在30元左右,而短短三個多月之后,該股股價就已超過90元,漲幅達到3倍。原因就是7月初商務部下文減少稀土出口配額,推高稀土價格。其實,這樣的信息每個股民都能看到,關鍵是要把握住機會。”
在吳先生看來,每一波行情都會有熱點、有龍頭,比如1999年的網絡科技股,2007年的大盤藍籌股,以及2009年的醫藥,2010年的有色、稀土。“很多股民喜歡買超跌反彈的股票,認為買入后比較安全。而對于熱點股來說,越漲越不敢,總怕買在高位。但我的操作證明,熱點股票受到大資金的關注,股價越來越高。而超跌反彈股票的表現往往只是曇花一現。”
價值低估 熊市中也能賺錢
從2008年底到2009年底,大盤從6124點暴跌到1664點,使眾多股民賬戶嚴重縮水,對股市的興趣也迅速降溫。但在吳先生看來,熊市其實并不可怕,反而是投資者尋找機會,為下一波行情提前布局的大好時機。“熊市不能盲目抄底,經歷過熊市教訓的老股民知道,地板下面往往還有地下室。他們做的是尋找估值扭曲,被絕對低估的板塊。”吳先生坦言,在2008年的熊市大跌中,他通過布局被低估的醫藥股才避開熊市的大跌,并在隨后大盤止跌企穩后收獲頗豐。“醫藥股本身就具備非周期性、防守性強的特點,但當時醫藥板塊整體估值被嚴重低估,因此肯定會得到改善。”
在個股的選擇上,吳先生同樣也是選擇價值被低估的個股。“在熊市中,很多人選股時都會介意何時見底,但我卻認為其實不用過分苛求買入時點,只要判斷好方向,買在便宜的價格區域就可以。現在回過頭再看,盡管大盤目前還沒有上3000點,但包括醫藥股在內的眾多中小盤個股的價格早已超越了6000點時的價格。”吳先生告訴記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