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網絡
在創業氛圍日益濃厚的當下,創業自然是在大學生可以選擇的一條道路。遺憾的是,按以往的經驗,他們中往往是失敗的多,成功的少。失敗的原因是什么?成功的密碼又是什么?投資周刊選取了一位少見的、成功的大學生創業者,進行個案分析,再輔以失敗的案例,望能給出些許借鑒。
“你要成功就要做好失敗的準備,沒有任何事情是一帆風順的。”在中山大學南校區小北門附近的“37度2”西餐廳二樓,現任5151團運營總監、準大四學生潘文偉在接受南方日報記者獨家專訪時,如是坦露這幾年來在生意場上摸爬滾打的經驗。
盡管再過不到半個月的時間,潘文偉很快就要開始在中山大學地理科學與規劃學院的大四生活,但在近兩個小時的訪談過程中,潘文偉卻多次提到“作為一個商人”的字眼,與他現時的學生身份似乎格格不入,而且此時的他年僅23歲。
的確,對于一個大四學生而言,絕大多數學生可能埋頭在準備考研、出國深造,或者著手準備簡歷開始實習找工,但在潘文偉眼中,并沒有拘泥于這些,而是一邊帶領著他的5151團隊繼續在火得不可開交的團購領域繼續搏殺,一邊也在繼續努力地尋找著自己的“王國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