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奶水牛養殖現狀
廣西有著“八山一水一分田”地形特點,大多耕作土地都是依山而開,從而使農村農業耕作不能普及使用拖拉機等機械,養殖水牛勞力耕作形成了一個傳統。目前,廣西現有水牛438萬頭,其中能繁殖的母牛達180萬頭,列全國第一位,占全國水牛總數的1/5。自2002年近6年來,廣西水牛品改雜交配種母牛214萬頭,產下雜交犢牛73.90萬頭。其中2008年雜交配種母牛41萬頭,當年產仔17萬頭,分別是2002年的3.53倍和9.71倍。全區有22個縣(區)飼養有奶水牛,到2011年全區奶水牛存欄5.98萬頭,其中能繁母牛3.71萬頭,水牛奶產量2.36萬噸。
廣西奶水牛發展優勢

國家相關部門對廣西發展水牛產業一直十分關注和關心,早在上世紀50-60年代,就支持畜牧部門從印度、巴基斯坦引進水牛良種,并在良種保護、擴繁和科研方面給予支持。九十年代以來,國家發改委、國家財政部、國家農業部、國家科技部、中國科學院、國家外專局等部門對我區水牛開發給予了極大支持,安排了種源基地建設、中國-歐盟水牛開發、疫病防治、智力引進等一批大型項目和經費,并提供了寶貴的技術指導。2004年1月,回良玉副總理專門作出批示,要求完善奶水牛業發展綱要、規劃、措施和政策支持,大力發展奶水牛產業。國務院相繼下發了《關于促進奶業持續健康發展的意見》、《奶業整頓和振興規劃綱要》等文件,為發展奶水牛產業提供了強有力的政策保障。2005年6月農業部在北京召開了"中國奶水牛業發展高端戰略研討會",農業部常務副部長尹成杰在講話中指出,奶水牛業是奶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建立南方奶水牛產業帶是我國奶業區域協調發展的重要戰略,列進國家奶業發展"十一五"規劃。2006年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出臺了《關于加快農業優勢產業發展的意見》,把水牛品種改良和水牛奶業的開發列為主要內容,以推進我區奶水牛產業的發展。
廣西是中國水牛奶產業的中心
按照國家農業部《全國畜牧業發展第十二個五年五年規劃(2011-2015年)》主要畜牧布局及發展重點中關于奶牛發展的規劃要求,“建設東北內蒙古產區、華北產區、西部產區、南方產區和大城市周邊產區等五大奶業產區,大力推進奶牛標準化規模養殖,加強奶源基地建設,推動南方奶水牛產業發展”,中國南方奶業的重點是發展奶水牛產業。與其他省份相比,廣西擁有國內最大的水牛資源,目前,廣西約有水牛438萬頭,約占全國水牛存欄總量的五分之一。此外,廣西具有全國獨一無二的水牛種源優勢,擁有國家級重點種牛場,是全國唯一的良種水牛育種繁育基地。在奶水牛奶領域,廣西的奶水牛的繁育改良技術全國領先;在水牛奶系列產品的開發和品牌培育方面,廣西水牛奶在國內的知名度不斷提升,水牛奶產量位居全國第一。2004年8月,廣西壯族自治區水產畜牧獸醫局發布了《廣西奶水牛跨躍式發展計劃》指出力爭在2014年將廣西建成中國最大的奶水牛養殖基地、水牛奶產業化開發示范基地和水牛奶技術開發技術培訓基地。
皇氏乳業是廣西水牛業發展的重心
皇氏乳業自成立之初就致力于奶水牛的養殖及水牛奶產品的研發工作,經過多年的努力,取得一系列的成果,水牛奶產品成功出口香港,同時通過在品牌上的宣傳和多年的經營積累,水牛奶產品在廣西乃至全國都具有較強的品牌優勢,自2003年起,皇氏乳業產品水牛奶系列產銷量始終保持全國第一。在水牛奶研究方面,皇氏乳業也取得了多項突破,公司于2003年至2005年擔任國家科技攻關計劃項目《水牛奶制品加工技術和標準研究》的主持單位,2006年11月擔任“十一五”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重大項目《奶業發展重大關鍵技術研究與示范》中《奶水牛生產技術集成研究與示范》課題的主持單位,公司發起并參與水牛奶產品標準的制定,使該項技術水平目前在國內保持領先優勢。如今,皇氏乳業已成為目前全國最大的水牛奶制品加工技術研發和產品生產加工企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