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管理機制仍需完善 |
2013-10-2 中國冷鏈物流網(www.o845.cn) |
由于物流涉及的領域太廣,物流發展需要協調的部門太多,所以,多年來物流專家們一直強調“物流成敗在體制”。
事實上,我國物流管理體制的變革一直在推進,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建設卓有成效。我國目前基本上確立了交通運輸部在物流管理方面的主體地位,也為物流業的發展和運行提供了體制上的保障。但是,物流運行管理機制的完善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國家發改委牽頭,工信部、商務部、交通運輸部、公安部、財政部、海關總署、工商總局、稅務總局、質檢總局、國家標準委、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中國交通運輸協會等部門和單位組成。其職責是全面掌握全國現代物流發展情況,分析發展中存在的問題;綜合協調涉及現代物流發展的政策、戰略和規劃;統籌推進現代物流標準化、信息化、統計指標體系、人才培養等基礎性工作;指導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及其職能部門的現代物流工作;協調解決涉及相關部門的有關問題,促進部門協作配合,實現信息共享,建立長效機制,全面推進現代物流工作。
各地的物流管理機構和運行機制差別較大,基本上參照國家的做法,成立了地方物流工作聯席會議制度,但同時根據當地的實際情況,做了不同的安排,主要體現在物流主管部門不盡相同。例如,深圳主抓物流發展工作的是交通部門,江蘇、四川等省份則是經貿部門,成都先是在經貿部門,后來又提升為市政府物流辦公室。由于物流管理尚未建立上下對接的運行機制,地方工作協調難度很大。物流主管部門不同,政府授權的程度不同,物流發展推進的力度也不盡相同。實踐證明,我國現階段區域物流發展好壞與政府主導密切相關,物流發展較好的省份都在運行機制上有所創新。這取決于各地物流產業在當地的重要程度,包括區位、交通、績效等具體情況,以及決策者們對物流業的認知程度和作為程度。
湖北物流業發展條件和優勢明顯,各地對物流運行管理機制都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總體上應是提升組織管理,創新工作機制。一是整合發改委、經信委、政府口岸辦、交通運輸等部門力量,明確綜合協調、通道建設、項目推進等職能。二是工作要常態化,在統一思想認識的前提下形成工作規范,包括強化規劃引導、配套扶持政策,建立物流統計、企業聯系、技術認定等制度,搭建供需對接、區域聯動、成果展示等平臺。三是突出工作重點,即加快物流通道建設,包括加密航線網絡、增開鐵路班列、發展貨運班車等;加快交通設施建設,包括加快樞紐機場設施、鐵路貨運設施和區域高速路網的建設;加快物流園區建設,包括物流先導與產業集聚的同步推進、開放引進大商強企、物流樞紐項目的審查和保障等;加快口岸物流發展,形成口岸服務體系,推動航空、鐵路、水路、公路口岸與出口加工區、保稅物流中心和綜合保稅區的區間聯動;謀劃和支持物流新業態及高端物流的發展,做好電子商務物流產業園、冷鏈物流港、臨空經濟區等的規劃。同時,加強動態的物流布局謀劃,上下聯動,彰顯各地特色。四是理順各方工作關系,全面推進,包括加強與周邊地區和城市的合作;圍繞物流發展中心工作管好用好協會;組織高校、科研院所開展物流技術、管理和咨詢服務;組織媒體開展宣傳、討論,形成社會共識;凈化執法環境;維護物流市場秩序,保障物流企業的公平競爭等。
(作者系中國物流學會常務理事) |
[發表/查看評論] |
 |
推廣信息 |
|
|
|
|
|
 |
 |
官方微信:cclcn56 |
官方騰訊微博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