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運輸在整個物流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它所實現的是物質實體由供應地點向需求地點的移動,主要追求運輸效率,因此運輸成本在整個物流系統中所占的比重也很大。根據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對2004年全國物流運行的基本情況的統計核算:2004年,全國社會物流總費用為29114億元,運輸費用為16558億元,占社會物流總費用的56.9%,占商品價格的4%-10%。由此我們可以看出運輸對物流總成本的節約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會計學上將物流成本分為顯性成本和隱性成本。在我國現行的物流運輸方式中隱性成本占據了很重要的地位,據有關行業統計,2000年國營物流企業運輸工具閑置率49%,這都造成了相當程度上隱性成本的增加,認識隱性成本并學會控制隱性成本這是物流優化環節中重要的一步,也是為企業節省開支,增加利潤的重要途徑。
二、 運輸隱性成本的概念、類型及特征
運輸隱性成本是一種隱藏于物流運輸總成本之中、游離于財務審計監督之外的成本。是由于運輸主體的行為而有意或者無意造成的具有一定隱蔽性的將來成本和轉移成本,是成本的將來時態和轉嫁的成本形態的總和。它具有如下特點:
第一、隱性成本具有隱蔽性。運輸中隱性成本之所以具有隱蔽性,以會計核算內容為主題的顯性成本具有歷史性,即歷史上已經發生、當期必須支付的成本。而隱性成本中的一部分是潛在成本,要在以后才起作用,比如對運輸工具造成的破壞作用,以及所損失的機會成本。由于將來的事情能否發生以及如何發生等,都是不能確定的,因而更難于認識。所以筆者強調,認識隱性成本的潛在性是認識隱性成本的關鍵。
第二,隱性成本具有放大性。
第三,隱性成本具有爆發性。運輸的隱性成本的積累量越大,其爆發性越強,危害也越大。例如總是在運輸線路上決策失誤的話,使得運輸的不合理性加大,運輸成本偏高,物流公司就會喪失市場上的競爭優勢,用不了多久就要發生破產的危機。
物流隱性成本的發生在運輸中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返程或起程空駛:空車無貨載行駛,是不合理運輸的最嚴重形式。在實際運輸組織中,必須調運空車。但是,因調運不當貨源計劃不周,形成的空駛,是不合理運輸的表現。造成空駛的不合理運輸主要有以下幾種原因:依靠自備車送貨提貨,單程空駛的不合理運輸。由于工作失誤或計劃不周,造成貨源不實,由于車輛過分專用,無法搭運回程貨物。
(2)對流運輸:在同一線路上或平行線路上作相對方向的運送,而與對方運程的部分發生重疊交錯的運輸稱對流運輸。
(3)倒流運輸:倒流運輸是指貨物從銷地或中轉地向產地或起運地回流的一種運輸現象。其不合理程度要大于對流運輸,原因在于,往返兩地的運輸都是不必要的,形成了雙程的浪費。倒流運輸也可以看成是對流運輸的一種隱蔽形式。
(4)迂回運輸:舍近取遠的一種運輸。不選取短距離進行運輸,卻選擇路程較長路線進行運輸的一種不合理形式。
(5)重復運輸:直接將貨物運到目的地,在未達目的地之處,或目的地之外的其它場所將貨卸下,再重復裝運送達目的地,這是重復運輸。另一種形式是,同品種貨物在同一地點一面運進,同時又向外運出。
(6)過遠運輸:是指調運物資舍近求遠,近處有資源不調而從遠處調,這就造成可采取近程運輸而未采取,拉長了貨物運距的浪費現象。
(7)運力選擇不當:在于火車及大型船舶起運及到達目的地的準備、裝卸時間長,且機動靈活性不足,在過近距離中利用,發揮不了運速快的優勢,延長運輸時間。
(8)托運方式選擇不當:對于貨主而言,在可以選擇最好的托運方式而未選擇造成運力浪費及成本支出加大的一種不合理運輸。例如,應選擇整車未選擇,采取零擔托運,應當直達而選擇了中轉運輸,應當中轉運輸而選擇了直達運輸。
三、隱性運輸成本發生的原因及危害
物流運輸隱性成本是運輸主體在追求收益過程中的不正確和不正當經濟行為造成的成本失真,隱性成本的存在使得本已很高的運輸費用變得更高,我們知道物流的最終目的就是要節省成本,因此運輸隱性成本發生,筆者認為可以從三個角度來理解:市場管理體制、市場運行體制、企業決策機制。具體來講可以參看下圖2:
(1)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特別是中國加入WTO后,原有的管理體制已經不適應現在的運輸市場的發展,很多地方對運輸市場造成了一定的限制,一是交通基礎設施總量不足;二是港口、民航結構性矛盾明顯;三是交通運輸總體技術水平(基礎設施、裝備工具等)有待進一步改進和提高;四是適應市場經濟要求的交通“一體化”和運輸管理系統有待進一步加強。這些都是運輸隱性成本滋生的溫床。
(2)信息化管理水平目前還不能適應社會化大生產的需要,成為制約社會化運輸體系得瓶頸。另外一個方面就是人才儲備不夠,高級管理型人才缺乏,也使得企業不能做出科學的決策,一線操作人員素質不高,也導致隱性成本的存在。
(3)沒有有序的市場競爭機制,不正當競爭存在,使得運輸企業隱性成本增加。
(4)運輸不合理化現象存在。不合理運輸是在現有條件下可以達到的運輸水平而末達到,從而造成了運力浪費、運輸時間增加、運費超支等問題的運輸,如前文所述幾種不合理運輸方式,都是造成隱性成本存在的最主要因素。
物流運輸隱性成本的主要危害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掩蓋了經濟數據的真實性。物流運輸隱性成本掩蓋了運輸活動參數的真實性,扭曲了一些經濟參數,使人們對運輸活動的觀察有可能偏離實事求是的軌道,因此會帶來一系列危害和不良后果。我們知道物流是為節省成本費用的,運輸隱性成本的存在,使得人們在降低物流成本的時候不知道從那些方面去做,隱性成本的隱蔽性使得我們在做統計的時候對于運輸這個環節的經濟數據不好測算。
第二,降低了人們對管理層的信任程度。對隱性成本所造成的成本管理的混亂和無序狀態的治理,是管理當局不可推卸的責任。針對物流運輸中許多不合理的運輸方式,我們不能優化處理,降低不必要費用的發生,總是導致運輸過程中決策的失誤,管理層的信任危機就會加劇。
第三,導致物流企業“猝死”現象的增多。企業的生死興衰,從理論上講應該是一個漸進的過程。可是實踐中許多企業都是迅速壯大、效益連年翻番,不久后又何以在一夜之間變成負債累累、大量虧損的空殼呢?這種特有的經濟現象背后的真正原因就是運輸隱性成本的存在。物流運輸隱性成本——這個隱藏于物流企業的財務成本之中、游離于其財務監督之外的怪物,其產生、隱匿和爆發的過程,就是一些物流企業“瘋長—猝死”的歷史。
四、 加強物流運輸隱性成本的控制
一般來說,很好地解決了物流運輸隱性成本的問題,物流運輸系統就會大大減少費用,再能夠通過不斷的改革調整,物流運輸成本就會大大降低,物流企業就會不斷發展壯大。
1.、樹立新的成本觀
(1)樹立有效成本觀念。這是對運輸環節增值,為物流企業價值的增值和利潤的取得非常重要的一環。
(2)樹立未來成本觀念。物流運輸活動中不僅要節約當期成本,更要牢固樹立“可持續發展”的觀念,注重當前行為對今后成本的影響。
(3)樹立全程成本觀念。任何物流企業要長期發展,不僅要追求當期收益最大化,而且要追求長期收益最大化。
(4)樹立全員成本觀念。各個部門、全員都是成本控制者,又都是利益創造者。因此運輸系統各部門的人員都要注意運輸合理化,盡量減少成本的浪費。
2、采取措施預防和減少隱性成本
(1)制定科學的市場管理制度
市場環境的影響對于運輸成本的影響是很大的,建立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市場體系,加強法制建設,對于運輸市場的有序進行是有利的。從市場整體戰略上來把握,要發展社會化的運輸體系。運輸社會化的含義是發展運輸的大生產優勢,實際專業分工。物流形成良好的第三方物流,形成一種物流產業,不僅提高整個供應鏈的效應而且還能夠促進物流產業本身的完善和發展。構建物流集團,增強國際抗爭能力。組建運輸物流集團公司,形成輻射全國鐵路、水運、公路聯運網絡,在速度、成本、管理上占據競爭優勢。建成全國商品物流配送中心,形成全國連鎖網點提供物流配送,同時還嘗試開展社會化物流配送服務降低成本,提高競爭能力。組建區域性倉儲集團公司,在主要港口碼頭和交通樞紐建立大型倉儲,適應日益擴大的物流量,為企業提供倉儲服務。建立物流信息網絡,為用戶提供配送、運輸、加工、倉儲、配送和技術咨詢為一體的新型物流信息。形成我國物流業競爭優勢,增強國際抗爭能力,壯大和發展我國物流業。物流運輸中的成本問題是我國商品成本中一項重要的指標,解決各項成本必須找出物流中的問題??茖W的方法和手段,先進的信息技術是物流社會化的條件,提高信息化的管理水平,有助于社會化體系的形成。
(2)引進市場競爭機制和激勵監督機制
我們認為有序的市場競爭,市場運作規則的建立,市場監督體系的健全,是完整運輸市場體系的重要基礎。沒有市場規則,沒有監督機制,運輸市場就不能有序進行。有了競爭,運輸企業就會盡量降低運輸費用,減少運營成本,同時科學的評價體系,有效的激勵和監督,都會使得物流企業有良好的形象,優質的服務,進而促使運輸隱性成本比重降低。
(3)企業科學的決策
經濟主體的決策水平是影響隱性成本的直接因素。在物流運輸決策中主要體現在這幾個方面:運輸方式的選擇,運輸服務商的選擇,運輸路線的選擇,運輸計劃編制及運輸能力配備等問題。企業主體做出科學的決策,筆者認為從影響運輸合理化的五個主要因素:運輸距離、運輸環節、運輸工具、運輸費用、運輸時間來采取措施,從物流系統的總目標出發,運用系統工程學的理論和系統工程的方法對運輸子系統中的運輸方式、運輸路線、運輸工具以及與其他子系統間的關系進行綜合分析,并考慮環境因素的影響,如計劃、運力、供需矛盾等,選擇合理化的運輸方案,降低隱性成本。比如提高運輸工具實載率,充分利用運輸工具的額定能力,減少車船空駛和不滿載行駛的時間,減少浪費;采取減少動力投入,增加運輸能力,大大節約運輸成本,降低單位貨物的運輸成本;開展中短距離鐵路公路分流,“以公代鐵”的運輸,在公路運輸經濟里程范圍內,或者經過論證超出通常平均經濟里程可行范圍,盡量利用公路,緩解比較緊張的鐵路運輸;盡量發展直達運輸,通過減少中轉換載,從而提高運輸速度,省去裝卸成本,降低中轉貨損,提高運輸的計劃水平,用最有效的技術來實現這種穩定運輸,從而大大提高運輸效率;配載運輸,利用運輸工具載重量和容積,合理安排裝載的貨物及載運方法,提高運輸工具實載率;依靠科技進步,發展特殊運輸技術和運輸工具;通過流通加工,使運輸合理化,減少不必要的浪費,降低運輸隱性成本等。
五、結束語
有效控制運輸隱性成本,對于降低運輸費用,為物流企業在市場上增強競爭力,賺取更多的利潤,進而贏取長期可持續發展提供了有利條件,同時也為客戶賺取利潤創造了一定的升值空間。
參考文獻
1、 宮??骸对囌撾[性成本》,《成本與價格資料》1993年第1期;
2、 李金:《中國社會轉型過程中的制度推進:顯性制度化與隱性制度化》,《江蘇社會科學》2001年2月;
3、 赫連志巍 :《企業戰略管理》,機械工業出版社2005年
編輯:Luk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