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互聯網企業在意識到自身能力與用戶多樣化需求之間的矛盾后,紛紛開始通過開放平臺戰略引進第三方開發者和廠商,以此擴充平臺內容和應用。7月18日,易觀國際發布《中國互聯網開放平臺專題研究報告2011》,報告在對開放平臺不同發展階段進行分析的基礎上,提出開放平臺的優勢不容小覷。如何發揮這些優勢,以進一步利用平臺盈利,是平臺開發者未來的著力重點。
開放平臺的三個階段從發展進程來看,開放平臺經歷了啟動階段、深化發展階段和穩定運營這三個階段。
互聯網發展初期,廠商通過自身產品和服務架構的搭建,單向推送信息至用戶界面,用戶通過瀏覽查找所需內容。但隨著用戶需求不斷多樣,廠商無論是資源還是能力方面,均出現了緊缺的現象。開放是此時放在廠商面前的一條出路,通過開放平臺,能夠吸收來自第三方開發者和廠商的相關資源,于是,互聯網企業開始意識到開放帶來的益處。
隨著平臺廠商的應用和內容的不斷豐富,各平臺所承載的內容和應用的豐富程度逐漸趨同,特別是來自第三方開發者和開發企業的應用內容更會出現同質化的問題,所以在競爭過程中,各平臺廠商又被拉至同一層級。在這一階段,技術能力是平臺廠商成敗關鍵。開放平臺技術路線、策略明確,研發技術實力雄厚是衡量標準。平臺廠商能否支持海量訪問,為合作伙伴帶來商業價值等技術因素決定平臺廠商競爭地位。
當互聯網開放平臺格局相對明確之后,平臺廠商無論是在體系層面還是結構層面上的開放進程推進都在順利進行。這一階段是鞏固開放平臺競爭壁壘的關鍵。
在這一階段,平臺生態系統、開發者發展狀況和平臺廠商資源整合是成敗關鍵。生態系統健康運轉,開發者能夠通過開放平臺生存和發展,在創新的土壤之上獲得收入是重中之重。同時,開放平臺內部關系處理妥當,資源配置合理整合是主要的考核標準。
盈利模式有待開發中國開放平臺產業鏈目前主要包括如下環節:開發者、廣告主、廣告公司、平臺運營商、第三方服務商和用戶。
易觀國際分析師指出,目前存在的問題是:開放平臺產業鏈存在多處業務重合,平臺運營商既承擔平臺服務的提供,又進行應用開發。這將成為未來平臺發展的制約因素,開放平臺產業應在產業分工與利益保障方面做出改進。
在開發者與平臺運營商的合作方面,合作模式主要分為自主設計開發、項目招投標和聯合合作三種,盈利主要通過途徑,微支付、廣告和直接銷售。其中,微支付主要包括虛擬物品、虛擬貨幣、游戲費用等。廣告收入主要包括植入式廣告和聯盟廣告。直接銷售主要是指應用軟件一次性銷售獲得的收入和免費應用收取增值服務費用。
目前,開放平臺的額盈利模式尚待開發,但其優勢不容小覷。第一,開放平臺運營商自身業務范圍界定清晰這一關鍵要素的評定標準為開放平臺運營商具有清晰地業務發展策略,能夠明確自身的核心資源和能力,明確界定“裁判員”與“運動員”的關系;第二,開放平臺技術路線、策略明確,研發技術實力雄厚;第三,生態系統健康運轉,開發者借勢平臺獲得生存發展的良機;第四,開放平臺內部關系處理妥當,資源配置合理整合。
這四大關鍵要素將成為開放平臺得以繼續發展的有力保障,而作為平臺開發者,也應該充分利用這些優勢,研究如何進一步利用開放平臺盈利。
按照層級有效劃分發展隨著云計算技術的不斷發展,未來在云端,開發工具、用戶屬性數據、開發經驗分享等的實現和完善將會助推基礎資源開放平臺的發展,平臺商需處理的則是技術壁壘的問題。從目前各開放平臺運營情況來看,Ama-zon、蘋果等正在發揮著互聯網基礎資源平臺的作用,為其他互聯網應用提供商提供基礎資源服務,而中國開放平臺當中,騰訊通過Q+開放平臺提供應用平臺、推送通知、統一賬號、多關系鏈、通訊傳輸、安全支付、地理位置、狀態共享、數據存儲、運營分析共10項服務,正是朝著這個方向努力。業務型開放平臺能夠更好地利用上述流量直接帶動業務發展。這也是未來各平臺運營商能夠切實落地的開放平臺形式,也是最為迎合目前互聯網O2O(Online2to2Offline)趨勢的一種開放平臺形式,它能夠更好地利用流量、基礎資源等開放平臺不斷實現平臺運營商的開放落地。例如目前的淘寶開放平臺就是基于其電子商務業務實施的開放平臺,而這一平臺的開放將能夠直接服務于其電子商務市場的發展壯大。
流量開放平臺的價值在于其平臺擁有大量的用戶基數,而如何在維系現有用戶的同時擴大用戶覆蓋范圍,從而不斷提升平臺價值,是流量平臺保值、增值的基礎。
目前來看,流量平臺維系用戶的主要手段為兩個方向,即內容和社交關系。一方面,流量開放平臺運營商如何通過產品、服務和運營來增強網站內容,維系和擴大用戶社交網絡是平臺商對平臺發展的推動力。
而如何引導用戶的內容上傳和站外分享,如何引導用戶自發的社交關系擴展,是用戶對平臺發展的拉動力。同時,流量開放平臺承載的媒體盈利模式是現有開放平臺的重要變現手段,但是個人用戶的付費潛力無限,包括個人增值服務以及電子商務等服務,都將成為開放平臺大規模盈利的重要方式。(中國冷鏈物流網(www.o845.cn)編選 來源:和訊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