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極拓展“物流金融”服務功能。集團所屬云南鑫盛物流有限公司依托“云鋼物流中心”品牌優勢(年鋼材吞吐量占到云南省進出省鋼材總量的70%),積極拓展倉單質押業務,目前已與富滇、浦發、廣發等7大銀行的30多家支行開展了合作,監管企業達217家,融資規模近100億元,年利潤近1500萬元,成為云南省物流金融服務的龍頭企業;集團所屬新源再生產業有限公司作為云南省典當行業協會會長單位,積極拓展典當業務,涉及工程機械、汽車、房地產、黃金等貴重物品的抵押、質押貸款,2010年典當金額達到3.32 億元;由集團發起組建并控股的“云南物流產業投融資擔保有限公司”即將注冊成立,公司注冊資本1.05億元,將為廣大中、小物流企業提供融資擔保等物流金融服務。
——集團所屬云南新儲物流有限公司積極拓展生活資料物流業務,服務范圍已涵蓋居民生活必需品、快速消費品、大宗生活資料等領域,涉及百威啤酒、青島啤酒、五糧液、雙匯、福臨門、張裕、西門子等知名品牌,可提供從運輸、倉儲、配送、裝卸到信息處理的一體化綜合物流服務。此外,公司已在西安、石家莊、貴陽、淄博、濟南、成都、商丘等地建立省外食糖配送庫,2010年共銷售白糖14.5 萬噸,公司糖業市場還創造了在廣西糖網完成購銷交割量11 萬噸的新記錄,位列西南片區的前三甲,同時公司倉庫被鄭州商品交易所認定為白糖期貨指定交割庫。
——集團積極探索危險品、藥品等專業化第三方物流領域。組建了“云南危險品物流有限公司”、“云南藥品第三方物流股份有限公司”。
三、融入產業鏈,推動商貿物流企業和生產制造企業的聯動發展,合作中實現共贏
集團認為商貿物流企業必須順應當前產業鏈競爭的市場發展趨勢,主動融入產業鏈,創新商業模式,在產業鏈中找準自身的定位和發展機會。
——圍繞汽車產業,集團形成了由下屬云南新源再生產業有限公司經營二手車交易、報廢車回收、機動車拍賣,云南省機電設備總公司負責新車銷售的完整產業鏈。2010年實現二手車交易量24,817輛,已占到昆明市場份額的30%;回收報廢車8,123輛,已占到昆明市場份額的52%;新增江淮賓悅、同悅、奇瑞瑞虎等10多個汽車新品牌經銷權,并獲得國際知名品牌——英國JCB挖機的云南省總代理權,銷售汽車18,734輛。
——集團所屬云南東方物流有限公司與眾多國內外知名品牌家電廠商建立了長期物流合作關系,成為海信、新飛、松下等十多個家電品牌的物流供應商,年家電吞吐量達130萬臺,物流總額達18.5億元,已占到昆明地區家電物流市場的35%。
四、創新價值鏈,依托商貿物流項目建設,打造虛實服務網絡平臺,整合“一體化”商貿物流服務價值鏈
站在創新企業價值鏈的高度,集團提出必須虛實結合,發揮云南省物流行業龍頭企業的資源、信息、品牌、信譽優勢,占據物流服務價值鏈的高端:一是打造商貿流通服務網絡,通過新建、改建和擴建商貿物流項目,迅速在全省主要州市和全國重點物流節點城市布局實體物流中心和商貿流通市場;二是打造商貿信息、物流信息平臺,依托有形市場,借助信息技術,打造覆蓋全省、連接全國、溝通國際的信息網絡平臺。
——自2006年以來,集團已成功構建云南鋼材物流中心、云南省二手車交易中心、云南東方物流家電配送中心、云南糖業物流交易市場等17個專業物流平臺和云南物流產業集團網、云南物流采購網、云南鋼材物流中心網、云南二手車流通網等12個網絡信息平臺。經營網點達到117個,輻射省內16個州市和省外12個大中城市,初步形成了覆蓋全省,面向東盟的物流、商貿、配送網絡體系。
——集團緊緊抓住《物流業調整和振興規劃》出臺、“橋頭堡”建設和新一輪西部大開發的戰略發展機遇,以構建“昆明為中心,輻射全省,連接全國,面向東盟”的現代物流服務體系和網絡信息平臺為目標,積極推進重點商貿物流項目建設,進一步完善集團的物流服務網絡,優化物流戰略布局。2010年,集團積極籌建安寧國際物流園、云南新鋼綜合物流園、云南昭通昭陽物流商貿城、大理國際物流園、云南新儲物流配送中心、云南磨憨口岸國際物流園和云南東盟公共物流信息港等重點物流項目。其中有兩個項目列入國家物流業調整振興規劃國債貼息項目,有五個項目被列入云南省2011年“三個一百”重點建設項目,這些項目成為集團未來持續發展的重要支撐點,為帶動云南省現代物流業的發展奠定基礎。
——集團積極推進物流信息化建設,運用信息化手段提升服務水平。2010 年8 月10日,集團所屬“云南東盟公共物流信息有限公司”正式注冊成立,公司通過網絡平臺和信息技術,整合云南省公路運輸物流信息資源,創新物流企業和保險公司、通訊企業、銀行之間的合作共贏模式,拓展集團依托信息化建設轉變發展方式的新型業態。公司開發的“東盟區域供應鏈全過程物流信息服務平臺的研發與應用示范項目”已通過了國家科技部組織的網絡答辯,“供應鏈全過程綜合信息服務平臺——物流金融平臺(一期)”也已開發完成,即將投入使用。12月31 日,集團又與云南南天電子信息產業股份有限公司、云南凱銀科技有限公司簽訂戰略合作協議,三方將充分發揮各自優勢,積極探索和開發物流與信息產業相結合的領域,共同打造立足本省,覆蓋全國,面向東盟的物流信息化平臺,協力促進云南省物流業和信息產業的融合和聯動發展。
在不斷創新商業模式,加快發展步伐的同時,集團高度重視企業文化建設,牢固樹立“發展物流、服務社會、創造價值”的企業核心價值觀,弘揚“敢為人先、勇于競爭、勤于學習、不斷超越”的企業精神,堅持“企業造就人才,人才支撐企業”的信念,把人才視為企業發展的“第一資源”,尊重人才,關愛員工,積極踐行國有企業扶貧幫困的社會責任,構建和諧企業,受到了社會各界的一致好評。2010 年集團在崗職工薪酬達到4.4萬元,同比增長12.8%,比2005年增長74.2%;截止2010年底,集團共有8戶企業的736名職工參加了集團企業年金計劃,參與率達95%;五年來,集團新增就業崗位1096個,其中招收大中專畢業生297人,與2005年相比,再造了一個集團;2009—2011年,集團共提供扶貧幫困資金及物資300多萬元,捐贈汶川地震災區,云南省抗旱救災行動,捐助云南省老齡事業發展基金會助老工程、云南省慈善總會“關愛社會弱勢群體”文藝晚會,幫助掛鉤扶貧點巧家縣大寨鎮建蓋了文化室,集團中層以上管理人員連續三年向貧困家庭的在校大學生捐資助學、捐贈圖書。
有勇于創新的睿智,有勤于實踐的精神,有回報社會的真情,通過“整合供應鏈,延伸服務鏈,融入產業鏈,創新價值鏈”,云南物流產業集團實現了由傳統物資流通企業向現代商貿物流企業的戰略轉型,并傲首前行!
頁次:2/2 首頁 上一頁 下一頁 尾頁 G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