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貿易十年增長近四倍 |
2012-11-4 中國冷鏈物流網www.o845.cn |
同期,我國服務進出口額的國際排名不斷上升。服務出口額排名由第11位上升至第4位,服務進口額排名由第9位上升至第3位。
10年間,中國服務貿易穩步發展,貿易規模迅速擴大,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顯,全球地位也快速上升。
量增長結構優化
服務貿易在穩步增長的同時,結構也在逐漸優化。十六大以來,中國旅游、運輸等傳統行業在服務進出口總額中的占比逐年下降,保險、計算機和信息服務、咨詢等新興行業的占比逐步上升。
2002年,旅游、運輸等傳統服務占服務進出口總額的比重達六成以上,保險等新興行業服務進出口所占份額遠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但2011年新興行業服務出口比重已占服務出口總額的53.8%。
中國服務外包用業績證明了新興服務行業的發展勢頭。
在國家一系列鼓勵政策的引導和支持下,中國服務外包產業國際競爭力進一步增強,吸納就業能力進一步提升,在調整經濟結構、轉變外貿發展方式、促進大學生就業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21個示范城市在創新方式、促進服務外包行業快速發展方面發揮了引領作用。
2009年~2011年,中國企業承接離岸服務外包業務執行金額從100.9億美元增長至238.3億美元,年均增速53.7%。
截至今年5月,中國服務外包企業累計吸納從業人員347萬人,其中大專以上學歷240萬人,占比達七成左右。
2011年,以軟件研發、信息系統運營維護為主的信息技術外包(ITO)離岸合同執行金額138.7億美元,占離岸合同執行總額的58.2%。信息技術外包、業務流程外包(BPO)、知識流程外包(KPO)三類外包總體比例為12:3:5。KPO業務占比逐年提高,反映出中國服務外包業務正從產業鏈的中低端逐步向金融后臺、生物醫藥研發、技術研發與測試等高端領域拓展。
文化、技術、會展等服務領域的發展也不俗。
2002年~2011年,中國核心文化產品進出口總額從54.1億美元增長到200億美元,年均增長15.6%;文化服務進出口總額從8.9億美元增長到77.6億美元,年均增長27.2%。
技術貿易10年間翻番。2002年~2011年,我國技術引進合同簽訂數量翻了一番,合同總金額由173.9億美元增長到321.6億美元,增長84.9%,年均增速9.4%。2009年~2011年,技術出口合同總金額由111.5億美元上漲至214億美元,其中計算機軟件的出口金額由101.6億美元增長至190.9億美元。
展覽行業水平也在向世界高端水平靠攏。2002年,中國舉辦的展會約為3000個,2011年則增至6800個,是2002年的2.27倍。
在2011年的世界商展百強榜單中,中國占據14席之多,位居世界第二;62個展會獲得國際展覽業協會(UFI)認證,位居世界第四。
轉方式重要抓手
中國服務與中國制造的發展相生相伴。
中國服務外包工作委員會高級顧問、北京服務外包企業協會理事長曲玲年對記者說,重要的中國制造在保障全球基礎消費品充裕供給的同時,維系了全球基礎消費物價的穩定,并為平抑發達國家的物價指數作出了貢獻。與此同時,外需的有效成長也為中國經濟持續快速發展提供了重要的引擎。
然而2008年始于美國的全球經濟危機和2011年爆發的歐洲債務危機,不同程度地抑制中國兩大貨物貿易伙伴的購買力,進而殃及高度依賴外需市場的中國經濟。
曲玲年認為,調整產業結構、擴大內需已成為保持中國經濟穩定健康發展的唯一選擇。同時,轉變貿易模式,擴大服務出口,已成為全社會的共識和商務部穩定貿易成長的重要抓手。
以服務外包為例,2001年國家下發的18號文件,2006年商務部牽頭、10余部委共同推出的一攬子服務外包產業政策扶持,鞏固了中國服務外包企業的高速成長勢頭,實現了首個5年10倍速的產業規模超速發展。
中國離岸服務外包第一梯隊的10家領軍企業,順利在海內外市場上市融資,并開始通過并購和自然成長,形成離岸市場目的地國到岸市場和交付能力。“中國服務外包企業在發展之初,依靠大型跨國服務企業的橋梁作用,間接進入離岸市場,在產業發展初期,確實幫助中國服務企業邁出了快速成長的第一步。”曲玲年說。
然而,他也提出,過于依賴大型跨國服務企業的橋梁作用,也讓中國企業患上了面對離岸市場的“軟骨病”:“中國服務企業仍十分依賴跨國服務企業的開發、測試業務轉移,許多企業成為大型跨國服務企業的附屬‘加工車間’和成本中心。”
而近幾年,企業綜合經營成本的上漲,使服務外包企業的實際利潤銳減。過去30%多的利潤率,如今下滑到可能低于10%的平均水平。
作為中國貿易轉型的一個支點,服務貿易仍面臨許多瓶頸和難點。但曲玲年仍表示樂觀,認為服務產業和貿易政策環境會隨著產業的成熟逐漸完善。 |
[發表/查看評論] |
①
|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冷鏈物流 網(www.o845.cn)”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中國冷鏈物流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冷鏈物流網(www.o845.cn)”。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② |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cclcn.com) ”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文章的版權歸其版權所有人,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