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應積極利用“新興社會化媒體”手段實現營銷手段的轉型升級。根據業界的數據,在今年淘寶天貓的“雙十一”活動中,營業額超千萬的企業中服裝品牌企業占70%以上。然而,目前電子商務對于中國服裝產業的出口助力作用遠不及對內銷。許多國際知名服裝品牌均擁有方便、快捷和完善的全球網絡營銷服務,這一點值得中國服裝產業借鑒。
從近年來的實踐來看,電子商務對服裝產業銷售的巨大推動有目共睹,新型社會化媒體作為距離消費者最近的溝通渠道,正悄然將其轉化成為品牌擁躉,未來將很可能為傳統服裝產業的全球化競爭衍生出更多全新的營銷通道。
品牌升級需要挖掘本土文化
縱觀國際服飾市場的知名品牌如法國香奈兒、路易威登,意大利的范思哲等,均源自于深厚的文化積累和藝術積淀,普遍擁有悠久的歷史、明確的定位和優質的服務。顯然,如果缺少研發設計環節上的持續創新,企業產品就無法在市場競爭中保持領先;缺少叫得響、口碑好的服裝品牌,中國服裝業就無法在世界市場占據一席之地。
文化是品牌設計的基礎,文化也是品牌精神的彰顯和品牌升級的保障。對文化內涵的挖掘和運用是品牌升級的關鍵。目前來看,中國服裝產業品牌樹立的最大障礙,在于對國際時尚話語權的缺位。究其根源,則在于中國服裝產業缺少對本土文化的挖掘。
中國服裝協會副會長苗鴻冰曾指出,中國博大精深的文化傳統,正是我國服裝品牌本原的文化基點,不斷創新、積累并沉淀的中華文化必將成為中國服裝品牌的基因與內核,并將在傳承中最終打造出具有恒久生命力的品牌價值。
此外,對文化內涵的挖掘和運用,不僅應體現在服裝產品的設計上,還應體現在產品的展示、營銷等各個環節。由于我們面對的是全球市場,在品牌的升級過程中,僅僅添加中國元素是不夠的。中國的服裝需要在添加本土文化元素的基礎上,努力把國外先進的設計、制造理念“引進來”,用現代的時尚語言去創新,大膽地登上世界時裝的舞臺,升華被全球認可的東方美,進而提升國際時尚話語權。
中國的服裝產業是“中國制造”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服裝產業的品牌升級既有利于提升中國的國家形象,也有利于拉動出口和內銷市場。盡管中國服裝業的轉型與升級之路任重道遠,但前景可期。
頁次:2/2 首頁 上一頁 下一頁 尾頁 G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