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食糖進口情況分析 |
2012-8-31 中國冷鏈物流網www.o845.cn |
據海關統計,2012年上半年,我國進口食糖144.5萬噸,比2011年同期(同比,下同)增加1.8倍;進口額9.1億美元,增長1.3倍;進口平均價格為每噸630.3美元,下跌17.1%。
一、上半年我國食糖進口的主要特點
(一)6月份進口量大幅反彈,進口均價小幅回落。2012年前4個月,我國食糖進口量整體呈快速回升態勢,5月份有所回落,6月份當月進口38萬噸,創年內新高,同比大幅增加2.4倍,環比增加49.6%。與此同時,2012年以來進口均價整體走勢平穩, 6月份進口均價為每噸628.6美元,同比下跌11.7%,環比下跌4.1%。
(二)主要以一般貿易方式進口。2012年上半年,我國以一般貿易方式進口食糖139.3萬噸,增加2倍,占同期我國食糖進口總量的96.4%;以加工貿易方式進口4.9萬噸,減少6.3%,占3.4%。
(三)國有企業為進口主力,民營企業進口增勢強勁。2012年上半年,我國國有企業進口食糖102.8萬噸,增加1.3倍,占同期我國食糖進口總量的71.2%。同期,民營企業進口38.3萬噸,增加16.7倍,占26.5%。此外,外商投資企業進口3.3萬噸,減少21.7%,占2.3%。
(四)主要自泰國、古巴和巴西等國進口。2012年上半年,我國自泰國進口食糖72.5萬噸,增加3.9倍,占50.2%;自古巴進口37萬噸,增加30.7%,占25.6%;自巴西進口9.8萬噸,增加75.4倍,占6.8%;自韓國進口8.6萬噸,增加20%,占6%。
(五)北京、山東為主要進口省市。上半年,北京市進口食糖102.8萬噸,增加1.2倍,占71.2%;山東進口34.4萬噸,增加18.6倍,占23.8%。
二、2012年上半年我國食糖進口量增價跌的主要原因
(一)國內市場需求旺盛供給不足導致進口規模擴大。上半年特別是進入夏季以來,國內主要含糖產品銷量增加,國內進入消費旺季。統計數據顯示,截至5月份,我國食品制造業工業總產值同比增長21.9%,其中糖果巧克力及蜜餞制造同比增長17.2%,乳制品制造同比增長16.9%。而預測顯示我國食糖供需缺口進一步拉大,2012-13榨季供需缺口將達到250萬噸,國內供需矛盾的突出,拉動了進口量的增長。
(二)國際糖價價格優勢明顯刺激進口增加。2012年4-6月份,巴西、泰國和印度等主產國供應增加導致國際食糖產能過剩,打壓了國際糖價。新加坡農產品貿易商奧蘭國際預計,2011/12年度全球食糖供應過剩900萬噸,未來數月原糖價格還將繼續下滑,明年1季度紐約原糖價格或逼近每磅18美分的底部,屆時全球糖市供應過剩量達到峰值。然而就國內而言,雖然價格自4月形成下跌趨勢,但總體而言依然保持者每噸6300-6500元的高位,內外糖差價最高時達1000元以上,價格差距導致進口增加。
(三)“國門之盾”行動打擊走私,成效顯著。2012年海關總署部署開展“國門之盾”行動以來,全國海關進一步加大打擊走私力度,成效顯著。南寧海關將食糖列為打擊的重點商品,2012年上半年共查獲涉嫌繞關走私食糖案件63起,查扣涉嫌走私進口食糖993.4噸。海關對走私糖的高壓打擊力度維護了國內市場的穩定,有效抑制了糖價的大幅波動。
三、當前值得關注的問題及相關建議
國內糖價下降或將導致蔗農利益受損。受國際糖價下跌趨勢影響,2012年4月以來我國國內糖價開始走跌,2011/12年制糖期食糖生產已全部結束,本制糖期全國共生產食糖1151.75萬噸(上制糖期同期產糖1045.42萬噸),比上一制糖期多產糖106.33萬噸[5],增產導致價格上升受抑制。與此相對的是,隨著甘蔗收購價格的上漲,各種農資產品、人工費用也是水漲船高,尤其是人工費用,其上漲幅度更是大大超過甘蔗價格增加的幅度,蔗農生產成本的提高可能影響其利益,降低生產積極性。
謹防糖企屯糖惜售推動價格上漲。進入夏季冷飲和飲料消費高峰期,并伴隨著中秋節的到來月餅制作即將展開,國內市場將迎來新一輪消費熱潮。新一輪國家收儲政策呼之欲出,食糖供應需求或將增長。近期國內糖價的低迷可能誘發一些糖企故意屯糖,看漲惜售助推價格上漲,擾亂市場秩序。 |
[發表/查看評論] |
①
|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冷鏈物流 網(www.o845.cn)”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中國冷鏈物流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冷鏈物流網(www.o845.cn)”。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② |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cclcn.com) ”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文章的版權歸其版權所有人,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