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坪區境內的一段老鐵路,曾為達成線“服役”12年。自從達成線改道后,這近20公里的廢棄鐵路,便成了當地村民的“便道”。
11月26日,記者從高坪區有關部門了解到,目前,該區正式啟動了老鐵路改造工作,擬將廢棄的鐵路打造成南充城區連接蓬安縣的快速通道。屆時,在這條快速通道上,將有近10個鄉鎮的20多萬人直接或間接受益。
各方呼聲:
希望“變廢為寶”
“這條路不僅直,而且平,從場上到我家可節約20分鐘。”當日,記者在高坪區搽耳鎮采訪,該鎮尖山溝村村民羅紅慶,正沿著滿是碎石的老鐵路,從場鎮趕回家。他說,希望腳下這條“爛路”成為一條大馬路,不僅方便大家出行,對當地經濟發展也會很有幫助,這是多好的事啊。
高坪區搽耳鎮黨委書記蔣勇,是去年12月到任的。從那時起,這條廢棄鐵路一直是他的一塊“心病”。把這條“爛路”變成村民的致富路,成了他一直想辦的事。
據蔣勇介紹,老鐵路在該鎮境內約有10公里,穿越尖山溝村、搽耳村、天井溝村等6個村,輻射人口約為1萬人。老鐵路路基主要由碎石構成,復耕難度很大。當地群眾對于利用廢棄鐵路路基修建連接蓬安至高坪(龍門)公路的意愿,非常強烈。
隨后,記者從有關部門了解到,達成鐵路復線工程竣工通車后,原鐵路即完成了歷史使命,而被廢棄。此后,有多位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先后提交了《關于及時處理廢棄鐵路的建議》,建議根據實際情況,將廢棄鐵路建成公路,既可大大節約成本,又可方便群眾出行,緩解交通壓力。近幾年來,來自社會各界的人士也不斷呼吁,希望盡快將這條廢棄鐵路“變廢為寶”。
區政府:
力爭在省上立項
今年10月初,高坪區搽耳鎮政府將第一份報告遞交給高坪區政府。區政府相關領導批示:請交通局拿出可行性研究報告,力爭在省上立項。
據高坪區公路局副局長蘭琳介紹,區交通運輸局多次派出技術人員,組織干部群眾座談,并請相關專業技術人員進行了勘察,結果表明,利用廢棄鐵路修建水泥路,可使廢棄鐵路“變廢為寶”,充分發揮其路基平直、牢固等優勢,節約大量資金,且可使蓬安縣到南充市(高坪區)的里程大大縮短,對于方便群眾出行、突出搽耳鎮區位優勢、輻射帶動鳳凰、江陵、龍門等周邊9個鄉鎮的經濟社會發展,具有重要意義,這也是造福子孫后代的好事。
現場踏勘:
共需資金約1510萬元
經過高坪區交通運輸局相關技術人員多輪勘察和設計預算,連接蓬安縣至高坪區(龍門街道)的老鐵路,硬化路面寬4.5米,長19.5公里的水泥路,可利用廢棄鐵路路基8公里(需資金340萬元),新開辟路基修建公路4.5公里(需資金270萬元),改造利用現有龍搽油路(龍門街道至搽耳鎮)7公里(需資金800萬元),設計費和建設管理費100萬元,共需資金約為1510萬元。
蘭琳告訴記者,目前,他們已將可行性研究報告拿出來了,正在省上協調相關部門,爭取盡快立項。這項工程建成后,我市將打通一條南充城區(包括高坪區)至蓬安縣的快速通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