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航空建設浪潮再起,這次是海南航空進行的“圈地”。
據福建省國資委網站顯示,福州市國資委旗下的福州國有資產投資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福州國投”)與海南航空股份有限公司正式簽署《福州航空有限責任公司出資協議書》,注冊資本20億元,海南航空出資12億元,占比60%。
出資占比60%
早在今年8月下旬,《福州日報》就已經報道稱,福州市政府與海航集團有限公司舉行戰略合作框架協議簽約儀式,雙方在航空公司、臨空產業園等八個方面建立戰略合作關系,包括將共同發起組建福州航空公司,推動“福州航空”完成設立審批及開行后的航線審批。
海航股份相關人士昨日告訴早報記者,參建福州航空一事尚需海航董事會批準,目前尚未有定論,但該人士也證實了8月海航的確與福州市政府簽訂了戰略合作框架協議。
據福建省國資委網站新聞顯示,福州航空由福州國投和海南航空等四家公司共同出資設立,福州國投出資4億元,占20%,另外兩家各出資2億元,占比10%。公司經營范圍包括國際、國內(含港澳臺)航空客貨郵運輸業務;與航空運輸相關的服務業務等。福州航空將選擇福州機場作為未來的主運營基地。
此外,該新聞還稱,福州市國資委正在參與與海航的合作談判,對《公司章程》進行協商。
地方航空組建潮
毫無疑問,福州航空將是繼國航內蒙古航空以及南航河南公司成立后的又一家地方航空,尤其是在上世紀90年代初,掀起一股地方航空公司浪潮后,這將形成第二輪地方航空新浪潮,不同的是,這一次主導的是航空公司,而不是地方政府。
當然在航空公司熱衷于和當地政府組建地方航空的同時,各種問題也浮出水面,包括安全問題、地方行政權與航空公司管理的問題等等。
作為國內第四大航空公司,海航此前已經多次成立多家航空公司,包括天津航空、首都航空和西部航空等。此番海南航空下注福建省,將完善自己的區域網絡,尤其是海西地區的始發航線,加上福建省內的廈門航空基地設于廈門,盡管福州運量不及廈門,但在福州市政府的幫助下,福州航空發展空間不小。
值得注意的是,海航此番在福建圈地之時,正值其與九龍山原實際控制人李勤夫“恩怨”未了之際,9月初,作為九龍山股份的前兩大股東,海航集團和李勤夫相互起訴,海航要求李勤夫賠款,而李勤夫則催促海航支付B股股權轉讓款.(
東方早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