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方抵制施行困難,全球合作仍待共識
今天我們首先來看看引發國際爭端的航空碳稅問題有了什么新進展。歐盟對境內起降飛機征收航空碳稅的政策從提出到宣布正式實施,一直都遭到了美國、俄羅斯、中國甚至一些歐盟內部國家的強烈反對和抵制。近日,歐盟終于松口了。
歐盟委員會在11月12日表示,建議歐盟在2013年秋季之前,暫停對進出該區域的民用航空公司征收碳排放稅。這項航空碳稅計劃原本已于今年1月開始施行,規定以2004年至2006年全球航空排放量為基礎,確定航空業碳排放限額。一旦航空公司排放量超出上限,將被強制要求在歐盟碳排放交易系統中購買排放許可,否則每排放一噸二氧化碳,就將被處以罰款100歐元。
英國能源及氣候變化特別委員會主席 蒂姆·葉奧:
這個要放在大背景下看。航空排放并未納入《京都議定書》。1997年以后,各國都在鼓勵航空業自覺提出解決方案,因為航空業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量在迅速增加。然而,10年過去了,坦白講也沒見什么大動作。因此,歐盟認為,讓航空業自己解決這個問題,可能又要浪費20年時間,我們不能坐視問題繼續發酵。這就是為何歐盟要把航空業納入其碳排放交易系統里的原因。
然而歐盟航空碳稅計劃一經推出就立即遭到多個國家的抵制。在國際民航組織的36個成員國中,包括美國、中國、俄羅斯和印度在內的26個都明確表示反對歐盟的單邊行動。
國家應對氣候變化戰略研究和國際合作中心主任 李俊峰:
道理上它有一定的道理,從法理上它是不存在的。你通過一個歐洲議會的法律,就把它推向到全球去,這是不合理的。所以這個必須商量,采取協商的辦法找到一種解決的方案。
蒂姆·葉奧:
我認為,在個別細節上還有談判空間,比如在針對新開航線或新成立航空公司的最低限額上。這種細節可以調整,但我認為原則是不變的。歐盟已經下定決心,而我也支持引入碳排放系統,因為在等待行業自覺這個問題上,我們已經失去了耐心。
此次,歐盟方面表示,希望明年秋季召開的國際民航組織代表大會能夠為達成全球方案“創造空間”,否則將恢復征收航空碳稅,不再提出新的建議。在李俊峰看來,達成國際共識才是問題的關鍵。
李俊峰:
應該就某些國際化很強的領域里面達成一定的共識,這個需要談判解決,而不是通過歐盟,我就這么做了,你們必須按我的做。這是一種不負責任的一種辦法。其實道理很簡單,方法也很簡單,措施也很簡單。大家想一想,我們坐的都是兩架飛機,一架波音,一架空客,波音空客把效率提高了,我們碳減排了。說個簡單的,你坐一個奧拓和一個奔馳一樣耗能嘛?逼著我坐奔馳,還要讓我做到奧拓的耗能,我做的到嘛?我做不到。美國歐盟應該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就是你把你的航空工具、運輸工具的能耗降下來,全球就減排了。我現在征稅有什么用?征稅坐飛機,付了錢而已,并沒有真正地減排。
航空碳稅的暫停,并不表明歐盟的努力會就此罷休,也不說明生態保護的需要就不再急切,為了人類的可持續發展,各經濟體必須要盡快在合作的框架下取得減排突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