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建設交通委主任黃融在上海市政府新聞發布會上表示,滬國際航運中心的現代航運集疏運體系已基本形成,現代航運服務體系初步建立,國際航運綜合實驗區政策得到全面貫徹落實。
目前,來自不同國家、地區、資本類型的國際海上運輸、輔助服務企業集聚上海,總數超過1000家。其中,國際航運相關的外資機構達250家。全球10大國際集裝箱班輪公司、9大船級社分別在滬設立總部等機構。海事仲裁、運價交易、保險公估、航運咨詢等國際航運專業服務機構相繼在滬建立。非雙邊海運協議關系國在華設立獨資公司、航運經紀人準入制度等均首先在上海取得突破。
黃融介紹說,上海不斷深化集裝箱水水中轉集拼業務,已相繼開拓廈門、南京等8個口岸的集貨渠道,實現水水中轉集裝箱從外地口岸轉關至洋山陸上園區退稅。
2010年,上海港新開集裝箱班輪航線65條、遠洋航線達151條、近洋航線134條,航線覆蓋全球主要港口。集裝箱班輪航班數每月2630班,其中遠洋645班,近洋567班。為此,滬率先試點建立口岸通關服務協調新機制,加快推進洋山港區、浦東機場、北外灘、外高橋地區的“一門式”口岸通關服務中心建設。海關和檢驗檢疫的報檢報關“一單兩報”試點亦首先在滬啟動。
此外,上海的船員服務能力進一步提升,成立了上海船員服務協會,推進建立國家級船員評估中心,并爭取中國船員招募中心、國家級船員服務行業協會落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