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歷者講述
竺士杰 寧波港吉碼頭經營有限公司橋吊隊副隊長
集裝箱橋吊司機坐在吊機上,透過腳下的透明玻璃,操縱著吊機,在碼頭上勤勞作業。他們,既是港口變化的參與者,也是港口變化的見證人。
2002年以來的10年間,竺士杰看著靠泊寧波港的船舶不斷變大、國際航線不斷增多,也形成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橋吊作業法,親手吊起了2006年寧波港第700萬個集裝箱和2008年寧波港第1000萬個集裝箱……
1998年,我進入當時的寧波港務局,并在1999年10月開始從事橋吊作業,當時是在寧波北侖國際集裝箱碼頭有限公司。2004年,我調到寧波港吉碼頭經營有限公司,目前仍在橋吊司機崗位上。
2002年一天,北侖國際集裝箱碼頭有限公司碼頭靠泊了一艘載箱量為4600標準箱的集裝箱船。大家從來沒見過這么大的集裝箱船,心里都很激動。在碼頭上,大家都說,這么大的集裝箱船都來寧波港了,寧波港會有大發展。
為什么要說集裝箱船的載箱量?我覺得,載箱量大不僅給船公司帶來成本優勢,而且反映了一個港口城市的外向型經濟、港口服務水平以及港口深水優勢。停靠的船舶越大,國際航線越多,越表明港口走向國際化、遠洋化。
當時,載箱量為4600標準箱的集裝箱船在寧波一周靠泊一次。而在2012年,載箱量10000標準箱以上的集裝箱船靠泊寧波港已經是常事。比如9月5日,載箱量14000標準箱的集裝箱船就靠泊了2艘,載箱量11000標準箱的集裝箱船靠泊1艘,而這只是我所在的寧波港吉碼頭經營有限公司碼頭一天的靠泊數量,在整個寧波港,還有其他集裝箱碼頭。
載箱量14000標準箱的船舶什么概念?一般相當于4個足球場大小。看著這么多“巨無霸”集裝箱船,以前4600標準箱的集裝箱船在大小上已經屬于“中等偏下”了。
這些年來,我也見證了全球最大集裝箱船屢屢靠泊寧波港———2003年8月31日,當時世界最大、載箱量8100標準箱的“索文倫馬士基”輪靠泊;2006年3月22日,當時世界最大、載箱量9500標準箱的“中遠寧波”輪在寧波首航;2007年4月18日,當時世界最大、載箱量11000標準箱的“艾瑪馬士基”輪靠泊;2009年3月31日,當時世界最大、載箱量14028標準箱的“地中海丹尼特”輪靠泊……
作為橋吊司機,我也看到了橋吊高度和作業效率在這10年間的大變化。
我在寧波北侖國際集裝箱碼頭有限公司工作的時候,那里橋吊才20多米高,數量只有8臺;而現在,寧波港吉碼頭經營有限公司橋吊有45米高,數量有20臺,當然,寧波北侖國際集裝箱碼頭有限公司的橋吊也在“長高”,也在增加。
寧波港集裝箱裝卸效率也屢創新高,寧波港吉碼頭經營有限公司的船時效率平均下來每小時可作業140多自然箱,比起2004年的時候那是高多了。而且,現在的橋吊單機效率世界紀錄就是由我們的兄弟單位———北侖第二集裝箱碼頭分公司創造的。
這一切,都說明港口大發展,港口設施和港口服務也“水漲船高”了。
10年之間,我還直接“經手”了集裝箱吞吐量的大跨越。2006年12月27日,寧波港年集裝箱吞吐量突破700萬標準箱,第700萬個標準箱是我吊起的;2008年11月21日,寧波港年集裝箱吞吐量突破1000萬標準箱,第1000萬個標準箱也是我吊起的。
能夠投身寧波港10年來的發展歷程,我感到很驕傲。更讓我自豪的是,港口的發展是寧波經濟的巨大引擎。一般來說,每增加一個集裝箱,就可為當地增加6000元的GDP;每增加1萬標準箱,可提供500個就業崗位。以2011年寧波港完成集裝箱吞吐量1451萬標準箱為例,意味著一年可為寧波帶來70多萬個就業崗位和800多億元的GDP。
十年港口發展成就榜
中國大陸大型和特大型深水泊位最多的港口
目前,寧波港擁有335座生產性泊位,其中萬噸級以上大型深水泊位有85座(5萬噸級以上深水泊位51座)。
年集裝箱吞吐量居世界前六
年集裝箱吞吐量常被用來衡量一個港口在國際港航界中的地位,也是一個國家或地區經濟繁榮程度的重要指標之一。寧波港2011年集裝箱吞吐量首次突破1400萬標準箱,達1451萬標準箱,居大陸港口第三、世界前六。
“寧波港速度”舉世矚目
2002年至2011年集裝箱吞吐量的年均增長率為28.2%,成為了世界前三十大集裝箱港口的增幅“冠軍”,創造了令國內外航運界矚目的“寧波港速度”。
構筑“全球通”集疏運網絡
目前,寧波港已與世界上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600多個港口有貿易往來。全球排名前20位的班輪公司都已“登陸”寧波。截至2012年8月,寧波港已有集裝箱航線235條,月航班超過1400班,構筑起了“全球通”的集疏運網絡。
在全國率先啟動口岸“大通關”
2001年,寧波在全國率先啟動以改善口岸環境、提高通關速度為核心的口岸“大通關”建設,經過10多年的建設,寧波口岸“大通關”為港口發展提供了健康的軟環境。
為全國輸送煤、油、鐵礦
有了遠洋航線和班輪,寧波人的“觸角”伸得更遠。不產鐵礦的寧波,為全國30多個鋼廠輸送著鐵礦原料;不產一滴油的寧波,卻是全國最大的原油加工基地;不產煤的寧波,“養”了北侖、寧海等地的電廠,使浙江一躍成為我國南方最大的火力發電基地。
我感我愿
毛一明(寧波外運國際集裝箱貨運有限公司員工):俗話說,“靠山吃山、靠海吃海”,我們貨代也是依靠港口生存。從事貨代11年,我所在的公司從100多人發展到300多人,而整個寧波,貨代公司的數量更不得了,大家都“沾”港口大發展的光。我衷心希望今后港口的發展越來越好。
鮑麗莉(家住如意金水灣):外婆家在北侖霞浦勝利村。那里曾是一片安靜的田園風光,如今港口大發展了,外婆家一帶增加了很多堆場,集裝箱卡車增多帶來的噪聲和環境污染也很大,房前屋后都是一層灰。希望今后能多發展集裝箱鐵路運輸,盡量減少擾民現象。
樂盛(家住華光城):寧波—舟山港一體化提了很多年,但實質性的動作似乎并不多,希望今后一體化有更多實質舉措,各自取長補短,共同發展。(中國寧波網)
記者:吳明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