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運市場持續低迷逼迫全球航運巨頭連續做出調整。昨日有媒體報道,馬士基集團表示,今后將停止對航運業務進行大規模投資,將投資的重點轉移到石油、鉆探設備以及港口等業務上。近日代表國際干散貨運輸景氣程度的BDI指數連續6日上漲,再次突破千點,但有券商人士指出,脆弱的市場基本面使得今年4季度和明年年初的市場前景不容樂觀。
轉向更盈利和穩定的業務
據媒體報道,馬士基CEO安仕年表示,公司將從航運業轉向更能盈利、更穩定的業務。
年初以來,面對低迷的航運市場,包括馬士基航運、中遠集運在內的多家航運公司已連續進行了多輪提價。在連續四個季度虧損后,運價反彈使得馬士基航運公司第三季度恢復盈利。
據了解,馬士基航運第三季度實現盈利主要受益于航線運價的恢復與成本的減少。此前,馬士基旗下航運公司裁員400人。馬士基航運是世界最大的集裝箱運貨船經營商,占有16%的市場份額,公司的動向也被視為集裝箱航運業的晴雨表。
有分析指出,由于2008年之前航運行業繁榮時期,船運公司紛紛擴充運力,隨著全球經濟景氣度降低,需求和運費大幅下挫,甚至經常無法覆蓋運營成本,此前擴充到位的運力導致行業出現大規模的過剩運力。
船運公司淡季降價攬貨
近期代表國際干散貨運輸景氣程度的BDI指數在1000點附近徘徊,近日則是連續6日上漲,再次突破千點。數據則顯示,雖然上周BDI強勁回升10.2%,但A股市場上航運指數大幅下跌2.5%,跑輸滬深300指數0.4個百分點,個股全面下跌。
有券商人士表示,9月份以來BDI指數大幅反彈帶動航運板塊反彈走強,近期則是出現回調。在淡季市場需求下滑訂單減少后,一些船運公司則是紛紛降價攬貨,使得此前漲價成果難以為繼,脆弱的市場基本面使得今年4季度和明年年初的市場前景不容樂觀。
從上市公司第三季度業績來看,雖然國內集運企業在第三季度的經營狀況出現好轉,但由于第四季度是航運業淡季,市場需求不振、運力過剩的矛盾導致航運公司全年的業績面臨壓力,中國遠洋前三季度虧損達64.03億元,業內預計公司難逃被ST的命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