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上運輸行業:航運的起點在于政策 |
2013-10-2 中國冷鏈物流網(www.o845.cn) |
干散貨方面,近期國內基建需求釋放,礦石需求環比改善,海岬型市場運價延續上漲,四季度仍將延續高位。集裝箱方面,9月份以來,CCFI的持續上漲已經結束,在圣誕旺季來臨之前,回調壓力加大。我們認為,整個航運板塊仍然處于歷史底部,但從節奏把握上,干散貨交易性機會更強,集裝箱面臨運力重新釋放的風險。
集裝箱大船之爭慘烈,全球性運力競爭再起
集裝箱大船之爭始于馬士基。馬士基手持大船訂單20艘,每艘造價約1.9億美元,2013年6月第一艘1.8萬TEU的大船投產掀起了一波超大船之爭。中海集運是第二家造1.8萬TEU大船的航運企業。雖然集裝箱航運市場依舊低迷,但中海集運仍訂造5艘1.8萬TEU船舶。即便是退市風險最大的中國遠洋也大船的計劃正在進行中。我們認為,大船之爭把本應結束的集裝箱航運周期進一步拉長,新一輪運力之爭再起。
政策環境改善強于經濟形勢好轉
航運板塊的傳統機會來自于經濟形勢好轉帶來的BDI反彈,首先是港股率先反應,A股緊隨其后。不過,近期的BDI大幅反彈港股并沒有異動,倒是由于自貿區題材導致了A股航運板塊的一波小反彈。這充分表明了海外市場對此次的BDI反彈帶來的航運板塊投資機會并不十分樂觀,但對于政策的敏感度更高。我們認為,目前航運業的政策環境極其惡劣,如果航運救濟政策落腳點在于造船業,將對中國遠洋運輸產生重大戰略性風險。 |
[發表/查看評論] |
①
|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冷鏈物流 網(www.o845.cn)”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中國冷鏈物流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冷鏈物流網(www.o845.cn)”。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② |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cclcn.com) ”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文章的版權歸其版權所有人,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