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 年受金融危機挫傷,運載LPG能源的VLGC走勢一蹶不振,直到2010年才有所趨緩,2012年市場看似美好。據統計,VLGC日均運費從2010年的17000美元上升到2011年的30000美元,到2012年8月攀升到53000美元,達到歷史高值。但好景不長,不過三個月,受中東海灣地區運量下降的影響,VLGC日均租費已降至15000美元低點,市場如此起伏不定,拿什么來信任你,VLGC。
雖然LPG需求量遞增是未來大勢,但VLGC可運量趨勢不穩
訂單發燒破供需之衡
前7個月,全球成交LPG船38艘、115.4萬立方米,比去年同期的18艘、43萬立方米分別增長111%和168%,已超出去年全年22艘、59萬立方米的成交總量。從2011年至今年9月, VLGC新訂單量達15艘,按年度完工量看,2011年為2艘,2012年為4艘,2013年為9艘。
9月份以后,VLGC訂單量依然在攀升。9月中旬,科威特油輪(KOTC)宣布今年末及明年初將訂購3艘VLGC。此前有傳該公司可能訂購LNG船,但經官方發言人證實2015年之后可能會有訂購小型LNG船需求,今年底明年初的計劃是VLGC,公開招標計劃即將啟動。
無獨有偶,10月底日本川崎重工成功獲得一艘VLGC訂單,合同中的船東來自日本川崎汽船,這艘新船規模為82200立方米,預計2014年6月交付,同時川崎汽船已與Japan Gas Energy公司簽署包租合同,以保證該船完工后可順利運營。
近期獲得最大VLGC訂單的當屬江南造船廠。11月份東華能源有限公司宣布在江南造船集團訂購6艘VLGC,該合同還包括10~16艘規模的備選訂單。今年早些時候,挪威船東John Fredriksen的前線公司也承認在江南造船廠訂購過2+4艘VLGC,Fredriksen近日向媒體透露了合同細節,合同中的2艘船規格為83000立方米,交付時間為2014年,總價值為1.27億美元。另外剩下的4艘同類型船舶作為備選,預計將在2014年和2015年交付。
RS Platou Markets報告指出,上述合同中的單船價格6350萬美元為該類型船舶近二十年最低價。今年,韓國現代重工接獲的幾艘VLGC訂單價格都在7500萬~8000萬美元之間。
今年市場涌入大量VLGC訂單,主要原因是業內鼓吹2012年中東地區LPG產量將從2009年的4700萬噸/年增加至6500萬噸/年,阿聯酋將占中東地區液化石油氣供應總能力的25%,到2014年這一數字將上升至33%。
截至9月底 ,全世界共有140艘VLGC,業內認為現有運力若持續到2014年,將難以應付中東地區持續增加的LPG產量,VLGC市場將供不應求。當前大筆訂單涌入市場,在建的新造船規模已達19艘,其中13艘將于明年交付。訂單量之所以走高,一方面,緣自VLGC造價創歷史新低;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船東在博弈LPG未來在中東地區良好的產量走勢。如果中東地區LPG增量下滑,VLGC將受到重創,這一隱憂現在已經顯現。
根據波交所運價顯示,VLGC日均運費已從53000美元下滑至10000美元左右,以沙特阿拉伯—日本航線為例,VLGC運費為38美元/噸。業內某船舶經紀分析表示,運價下滑的主要原因是穆斯林齋月影響海灣地區的貿易量,同時沙特阿美的LPG合約價格在11月初達到兩年來的低點,這一走勢令船東嗟嘆,更導致不少企業退出該市場,尋找新項目。中東地區貿易走勢對VLGC運價幾乎有決定性影響,但這一地區也是當前世界最不穩定的核心,VLGC市場受制于該地區,實在危險重重。
產量高企≠運量有戲
對于VLGC市場受制于中東地區,也許有人會質疑。根據德國交通信貸銀行的報告,全球現有LPG成品共2.511億噸,其中北美市場實際貢獻率最大,約計6370萬噸。如果2015年美灣LPG出口項目可以順利實施,屆時將有大批的LPG被運出,照此邏輯,北美應是VLGC市場的最大主導者。中東地區目前年產量雖稱不上老大,但其增速是最快的,潛力巨大,而且船東表示:“我們要看的不只是LPG的產量,而是實際可運貨物的量是否增加。”
從世界范圍看,2010年之后LPG需求的增長超過供應的增長。亞洲和中東是世界LPG需求增長最快的地區,其中亞洲已經超過北美,成為世界最大的LPG消費地區,中東地區在石化行業的驅動下也成為世界LPG的需求中心。對VLGC船東而言,這兩大市場才是他們的主攻方向,只有與這兩大市場積極合作,才能使自己的VLGC有貨可運。
中東地區LPG產量逐年提高,而本地區需求量也在提高,這意味著該地區的LPG出口增速有下降趨勢,運貨量也將相應下降。亞洲市場上,中國對LPG的需求很大,為了滿足不斷增長的油品需求,中國的煉油廠產能不斷擴大,從而造成LPG產量不斷增加。早在2006年中國LPG總產量已經居于世界第三,目前LPG需求量的2/3可通過國產氣來滿足,通過VLGC進口LPG的需求并未持續走高,這種需求在遞減。東南亞市場上,泰國和馬來西亞得益于天然氣處理能力和煉油能力的增加,有較強的自給自足能力,不需要大量依靠VLGC進口LPG;韓國LPG產量增加趨緩,供應相對平穩。目前只有日本對進口LPG依賴程度較大,本地供應量所占份額較小,亞洲市場上,唯日本尚算有價有市。
中東與亞洲,兩大對LPG需求最旺盛的市場,大多通過提高本土LPG產量而實現自給自足,無需VLGC承擔大量的進口作業,在很大程度上削減了VLGC的運量,VLGC若想在運力市場上奮進,只能依靠出口。
目前看,雖然各個國家和地區的產量有穩定的增長趨勢,但可供VLGC運載的量依然起伏難定。
LPG綠色與否遭質疑
展望VLGC市場的未來,必須看它承運的LPG到底有多大,而環保與否,是決定其可以做大的因素之一。LPG含有丙烷等多種可燃成分,燃燒發熱量高,顆粒少,一直以來都被視為清潔能源,但近年不少環保專家卻在質疑LPG作為清潔能源的純粹性。
韓國一項研究發現,作為環保燃料的LPG燃燒產物中的水銀含量遠遠高于汽油和柴油(水銀是對環境有嚴重危害的重金屬元素)。該機構通過對使用LPG能源的車輛進行測試,發現車輛正常行駛狀態下每立方米尾氣中水銀含量高達20~26.9納克,而使用汽油和柴油的車輛,每立方米尾氣的水銀含量分別為3.8~16.8納克和2.8~8.5納克,對比之后,有關LPG是否綠色的爭議四起。
對LPG是否為名副其實的綠色能源,中國也存在質疑。在機動車領域,國家環保總局曾表示LPG公交排毒比柴油公交高出127倍,廣州曾計劃對公交和出租車加裝LPG裝置,當時就有環保人士指出LPG并非如外界所言的環保戰士,而是有一雙污染黑手,環保局也并未對廣州公交可使用LPG作出明確批問。LPG環保與否的爭論喋喋不休了13年,至今尚無定論,在公交與出租車司機的抱怨聲中,這項改造被中止。
由于LPG綠色特性招來質疑,或多或少對LPG產能開發帶來影響,產能不穩將給運量帶來沖擊,運量受到沖擊,VLGC還如何得以在運力市場驍勇發揮。按照目前的訂單量,未來五年VLGC新增運力將直線上升,運力過剩幾率大幅提高,那些有關“VLGC前景美好”的形容,興許只是虛張聲勢。市場有風險,追加VLGC訂單的行為需謹慎施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