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經濟復蘇是船市復蘇的關鍵目前,世界經濟增長仍然具有不確定性,歐盟經濟發動機德國公布的統計數據顯示,該國去年第四季度經濟萎縮0.5%,2012年全年經濟增長速度降至0.7%,遠低于2011年3%的增長速度,世行預測歐盟區今年的經濟增長將下降0.1%,表明歐盟經濟仍然無明顯起色。
美國的經濟數據顯示,美國經濟正在回暖,不過近日的美國財政懸崖之爭,是目前美國經濟的最大不確定性因素,不過多數人士相信,美國為避免“歐債危機式”的風險,最終將小幅提高債務上限。世行預計美國今年的經濟增長為1.9%。相對于歐美經濟復蘇仍然具有很大的不確定性來說,中國經濟增長仍然穩健。
國家統計局最新統計顯示,中國經濟在去年第三季度增長7.4%,觸底后實現反彈,第四季度經濟增長7.9%,全年經濟增長7.8%。此外,世行預計中國今年經濟增長為8.4%。中國規模工業增加值在第三季度為9.1%,第四季度為10%,全年為10%,其中12月為10.1%。中國全年進出口貿易同比增長6.2%,增速大幅回落16.3個百分點,但是,12月進出口貿易增長10.2%,表明進出口實現強勢反彈。同時,12月制造業指數(PMI)和11月持平,為50.6,1月PMI將升至50.4,仍然在制造業景氣區間。
數據說明,盡管中國經濟受世界經濟發展不明確和不確定因素的影響,但是中國經濟已經實現觸底反彈。雖然預言2013年中國經濟復蘇為時過早,但是中國經濟發展狀況相對2012年將會有所好轉。整體來說,2013年全球經濟復蘇仍然具有一定程度的不確定性,不過,歐債危機已經進入尾聲,美國經濟開始回暖,中國經濟進入穩定發展軌道,相比2012年來說,今年全球經濟預計要樂觀一些。
2013年造船市場迎來新起點2012年末,造船市場出現觸底反彈的跡象,對于2013年來說意味著一個新的開始!據統計,2012年,造船業新船訂單量、完工量以及手持訂單量三大指標持續下降。其中2012年全球新船訂單為1098艘4476萬載重噸,僅比2009年4219萬載重噸的新船訂單量稍多,出現了金融危機后的二次探底。縱觀2012年新船訂單,在4月份回落至80艘276萬載重噸后,實現反彈,5月為99艘483萬載重噸,然后一路下跌至11月48艘174萬載重噸,12月反彈至76艘449萬載重噸。按季度統計,2012年四季度的新船訂單分別為1323萬載重噸,1191萬載重噸、1119萬載重噸、843萬載重噸,出現逐季遞減的趨勢,但是前三季度訂單中,每個季度首月新船訂單量最高,然后逐月下降,第四季度是唯一的最后一個月取得最大新船訂單量的季度,并且,最后一個月的新船訂單量占第四季度的總訂單量的53.3%。
2012年的新船訂單逐季度下滑的主要原因是散貨船、油船、集裝箱船三大主流船型訂單持續下滑。其中,在第四季度中,數據顯示三大主流船型新船訂單市場仍然處在低迷。但是第四季度中12月取得最多的散貨船訂單12艘77萬載重噸;油船有明顯的復蘇跡象,12月獲得22艘255萬載重噸訂單;集裝箱船仍處于低迷,整個第四季度僅獲得14艘97萬載重噸的集裝箱船訂單。但是,在第四季度,業內傳出大量散貨船、油船以及大型集裝箱船訂單傳聞。
第四季度,中日韓三大造船國在第四季度的新船訂單量分別為80艘376萬載重噸、12艘25萬載重噸、48艘360萬載重噸。其中,日本在12月沒有獲得新船訂單,中國在第四季度獲得相對穩定的新船訂單量,并且經過11月的低谷后,實現強勢反彈;韓國則憑借12月的超強勢表現,2012年全年新船訂單量逆轉中國;由此看來,韓國和中國的復蘇勢頭強勁,日本仍然限于低迷。
從船價來看,據克拉克松統計,從2009年以來,新造船價持續下滑了22.3%,2012年新造船價比2011年下滑了9.2%,是繼2009年以來下滑幅度最大的一年。不過,2012年第四季度起,新造船價出現了震蕩,10月末Clarkson新造船價指數為127.2p,結束了15個月來只降不升的趨勢,11月該指數為125.9p,12月為126.3p,環比實現小幅上升。去年第四季度新造船價實現反彈,并且小幅震蕩,意味新造船價離觸底反彈之日不遠,給深陷寒冬的造船業帶來“春天”的期盼。
業內人士多數認為,新造船價已經沒有下滑余地,2013年將會呈現漸進回升趨勢。綜合上述,2012年新造船三大指標持續下滑,是造船業界普遍面臨困境的一年,但是在第四季度出現一些反彈的跡象,因此,2013年盡管多數船廠仍然面臨著訂單不足和工作量不足的困難,并且難以期待造船市場迅速復蘇,但是可以預知,2013年將是全球造船業的一個新起點。 |